| 图书 | 国际汉学夏之卷 2019年第2期 总第19期)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国际汉学,指中国学研究全部范畴,具体表现“在各国及其公民之间或中间、关于各国的交往、由两个或更多国家参加、两个或更多国家共有的汉学存在研究格局(日不落语)”。国际汉学,包括世界汉学和国内汉学两部分。另外,《国际汉学》指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CSSCI),主编为张西平。 目录 追思与回忆:纪念李学勤先生专栏 小序 作为专门学科的国际汉学研究 国际汉学研究的意义 ——纪念李学勤先生 李学勤先生与国际汉学研究的学科建设 汉学-家言 关于新征程下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思考 欧洲与中国 ——米尼尼教授2018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演讲 汉学访谈录 重审六朝文学的“经典”和“周边” ——美国汉学家田菱访谈录 汉学家专页 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著作关系考析 试论杜赫德对宋代历史的诠释方式 美国汉学家贺萧的中国妇女史研究 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化乡愁 早期西方汉学史 耶稣会土地图中的晚明社会与风俗 从”天“到”天主“的儒耶会通诠释 ——梵蒂冈所藏《论儒家之天、太极与天主》析论 从《中国近事报道》看法国耶稣会士李明对儒家思想与文化的认识与评介 西学在海南岛传播的开端(16-17世纪) 法国”国王数学家“科学分工与中国考察的对比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 《大明省图》:一幅极其重要却鲜为人知的17世纪手绘中国地图 中国明朝与朝鲜李朝殿策中所引先秦史料比较研究 明清之际西洋葡萄酒传人山西述略 活水的泉源:《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 文史研究 当代西方中国文学史中的古代小说叙述 ——对《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与《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东欧的传播与接受 中国经典在海外 陈荣捷《传习录》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 经学·史学·汉学:麦都思《书经》英译研究 朝鲜李朝对《登楼赋》的接受与辞赋创作 文献研究 明末清初欧洲人著译汉籍目录 俞第德《玉书》前言 书评与书介 薛爱华《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读后 读李治华《里昂译事》札记 编后记 新时期国际汉学研究的开拓者:追思李学勤先生 英文目录与摘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国际汉学夏之卷 2019年第2期 总第19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西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72095925193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2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