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斯威夫特与启蒙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斯威夫特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的基督教欧洲。“古今之争”不仅堪称是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足鼎立的文化思想史事件,甚至堪称西方近代目前更具标志性的文化事件。或者可以说,古今之争即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内在本质。而斯威夫特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的所有写作可以说都脱不开古今之争这一本质。《格列佛游记》可以与柏拉图的《王制》对举,亦呼应莫尔的《乌托邦》,隐含着对很好政制的思索。《木桶的故事》以寓言的方式呈现了英国当时的宗教革新问题。《书籍之战》则是他接替坦普尔参与“古今之争”的论战而写。本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2017年总47期,以“斯威夫特与启蒙”为论题,所选择的几篇主题文章分别关注斯威夫特的几部作品,揭示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对启蒙、理性、宗教、政治等的反思。其他常设栏目所收文章也各有亮点。 目录 论题 斯威夫特与启蒙 理性与共同体:斯威夫特对慧驷国的批评 斯威夫特与斯巴达:《格列佛游记》中的乡愁 斯威夫特与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兴起与衰亡:《格列佛游记》与乌托邦的失败 启蒙之前的理性与启示:沃格林的分析与斯威夫特的例证 古典作品研究 隐秘的颂词:尼采读卢梭 思想史发微 章太炎学说对清末民初蜀学界的影响 古文今刊 直注道德经 旧文新刊 然疑待徵錄·詩說十三則 1933/1934年校长任职:事实与思想 评论 评布利茨《古典共和的末路:莎士比亚的<尤里乌斯·凯撒>》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斯威夫特与启蒙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娄林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9148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3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71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10-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7-10-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561.07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