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黄河文化大典 古近代部分 河工技术(古代部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册为河工技术(古代部分),包含《治水筌蹄》《河防刍议》《河干问答》《治河前策》《治河后策》《河工蠡测》等11个文献。《治水筌蹄》全书涉及的内容大致可归分为黄河防修管理、运河河道防护和管理、漕运管理制度几个部分。其中黄河防修管理内容所占比例优选,运河河道防护和管理制度则侧重于会通河和淮南运河。漕运管理制度亦以黄运两河为主。《治水筌蹄》是明代后期治黄通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后世河臣们治理河运的重要参考资料,与刘天和《问水集》及潘季驯《河防一览》并称为明代后期三部颇有影响的治理河运著作。《河干问答》十二篇,首论黄河南徙二渎交流之害,次论河不能分及分黄导淮之难,又论河决之由及河工补偏救弊不易,论述河道宜变通,有二十二利;又认爲开河不宜筑堤,主张变漕运爲海运。陈法力反潘季驯束水攻沙之说,在当时实爲少见。《河防刍议》曰引河,曰遥堤,曰月堤,曰缕堤,曰格堤,曰护埽,曰截坝。前明潘季驯《河防一览》,详於堤坝之说,而不言引河。维雅独申引河之说,盖当河流悍激之地,不得不浚此以杀其势耳。其书前为总图,后为分图。总图所以审其形势,而分图所以定其工程。图各有说,所以明其治河之原。《治河前策》详述《禹贡》水道及历代迁徙之迹而评其得失。《治河后策》皆条析现在利弊。《前策》大旨主复北派,放河使东入海,自不病会通。《后策》大旨主闭南涯减水坝,不引浊沙入湖,添建北涯减水坝,另辟海口以泄其泛涨。 《河工蠡测》主要记述了河工制度、工程构件制作方法、治河抢险方法及管理等;《木龙书》记述了治河工具木龙的制作方法、规格、用料、用工定额等;《河工器具图说》以“一图一说”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种河工器具的结构、作用和原理 目录 序一 序二 编纂说明 前言 治水筌蹄 河防刍议 防河奏议 河工蠡测 河干问答 定斋河工书牍 木龙书 治河前策 治河后策 黄淮安澜编 河工器具图说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黄河文化大典 古近代部分 河工技术(古代部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中国黄河文化大典》编委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61940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0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841000 |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9,TV88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