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乡村法治之道——法务前沿工程纪实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描述了法务前沿工程这一历经十三年的社会治理改革个案的起源和发展的脉络,它构成透视中国社会治理变迁的窗口。“法务前沿工程”是镶嵌在中国农村社会治理发展历史的一个个案研究,通过总结这一工程兴起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经验做法,从宏观分析了“法律下乡”的可行路径问题,同时也阐明了“自治德治法治”融合运作的基本条件和微观机制,最终实现理论与政策、当下性与前瞻性的多元统一。 内容推荐 “法务前沿”工程是2008年初由罗田县司法局提出并实施的一项社会治(管)理创新实践探索活动。“工程”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省内外多地政府司法部门实地考察、学习、推广。作为一个纪实性作品,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法务前沿”工程诞生的历史背景,第二章勾勒了“工程”的前期筹备过程(2005—2008年):从大胆构想到初步试点;第三章描述了“工程”的探索实施阶段(2009—2010年):从统筹指导到平台构建;第四章追踪了“工程”的发展完善阶段(2010—2020年):从地方工程到罗田模式;第五章总结了“工程”的创新经验与实施成效。总的来说,本书既内含了学术的想象力,也捕捉到经验的创新处,因此它的读者群将是比较广泛的,科研工作者、基层司法人员、村治主体等都将能从本书中获得这样或那个的启发。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法务前沿工程诞生的历史背景11 第一节国家政策演进与地方治理需要11 第二节罗田县法务前沿工程诞生回顾24 第三节小结28 第二章前期筹备(2005—2008年):从大胆构想到初步试点31 第一节实践初衷31 第二节构想论证39 第三节乡镇试点47 第四节小结62 第三章探索实施(2009—2010年):从统筹指导到平台构建64 第一节治理架构64 第二节平台建设81 第四章发展完善(2010—2020年):从地方工程到罗田模式89 第一节机制形成:从新型法律服务到法务前沿工程89 第二节模式推广:从县内试点到全国铺开101 第三节媒介助力:学者深耕与媒体关注111 第四节小结116 第五章观往示今:新时代乡村法治之道的求索经验及再出发124 第一节经验总结124 第二节实施效果149 第三节乡村法治之道:基于地方创新实践的理论省思157 参考文献161 附录A166 后记195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乡村法治之道——法务前沿工程纪实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炜,王国强,王进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07726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36000 |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