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诗经》祭祀礼乐探索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个案分析为主,在礼制时空背景下,分组还原十四首《诗经》祭祀礼乐的原始仪式功用。本书检讨传统“以礼解诗”法存在的随文求义、断章取义等弊端,提出并运用多重证据、立体、整体的“以礼解诗”法;意图在“礼”中完整地解读“诗”,而不是解剖式地“以诗证礼”。本书还尝试“以诗补礼”,由“诗”中呈现的仪式迹象,探索可能存在的祭祀礼制。如此,通过文、史、礼制结合的多方面阐释,不仅更新对《诗经》原意的认识,亦深化对“诗”与“礼”关系的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角色与行为:祭祖乐歌《周颂·雕》的本义与移用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主祭者与褅祭 第二节 主祭者称谓与仪式态度 第三节 牺牲、献祭与劝食:褅祭中主祭者之“孝行” 第四节 瞽朦代言与乐歌移用:作为表演唱的《雒》 第二章 先祖是听:降神之乐《商颂·那》与《周颂·有瞽》的探讨 第一节 周礼“金奏”功能探索 第二节 殷礼“合乐”降神:《那》 第三节 周承殷礼:《有瞽》之“合乐”降神 第三章 怀允不忘:祭祖乐歌《邶风·简兮》与《小雅·鼓钟》的“感伤”美学 第一节 《简兮》:思“西方美人”之宗庙祭祖乐歌 第二节 《鼓钟》:军礼祭“迁庙主”乐歌 第四章 时周之命:《大武》组乐再探 第一节 古今《大武》研究方法检讨 第二节 《大武》的构成与“天命”主题思想(上) 第三节 《大武》的构成与“天命”主题思想(下) 第五章 雨我公田:《小雅》之《甫田》《大田》“公田礼”乐歌考 第一节 “籍田礼”还是“公田礼” 第二节 方、社、田祖之祀探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诗经》祭祀礼乐探索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硕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9029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58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2,K892.9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