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构电影美学(第九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第九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本文集是对参与论坛的优秀论文的汇总,展示论坛优秀研究成果。本次论坛主要有两个论题:“ 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构”和“重回本体——电影美学与新技术挑战”.本文集从众多论文中评选出22篇,展现了青年电影学生和学者对于电影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思考。 目录 理论旅行与话语生产:再探20世纪80年代西方电影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杨洲 象形文字与叙事意象:“中国电影叙事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索 杜若飞 “想象世界”的内与外:幻想类电影的想象力消费实践 李卉 局限与偏差:电影符号学的中国观念史及问题辨析崔久成 “去依附”:论中国电影理论的外生动力与内在机制陈昊 “伤痕”文艺的媒介共同体:以《枫》的“小说—连环画—电影”文本链为核心 张小迪 建构“中国导演史”:从新时期初期电影的三个核心问题出发 王垚 作为诗性的生成机制:影像历史诗学转义修辞的内在肌理与价值取向 杨鹏 祛魅为何与“降维”回望:重思电影索引性 玄莉群 跃向光滑空间:“灵韵”凋敝后的影像入侵与距离重构 陈可馨 数字时代重回本体: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启示 张引 分裂的视觉经验与电影观众的诞生:论电影媒介考古视域下的观众谱系及其主体困境 侯东晓 从计算人文到计算电影:AI时代电影研究的新范式 薄一航 从“贫乏影像”到“权力影像”:AI算法时代的影像政治 周厚翼 电影的观看范式:从被动的集体欢腾到具身的触感视觉 曹敬波 数字时代的“后迷影” 赖荟如 VR电影观影主体的意识和身体关系研究 李雪莉 人工智能语境下电影艺术的美学变化与文化症候 何昶成 后电影:复古未来主义的进路 王淞可 游戏引擎技术与电影虚拟影像创作新机制 薛精华 “神经—影像”电影批评方法与理论维度 章文哲 创伤与电影:一种时间角度的考察 李飞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构电影美学(第九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王海洲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85411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40 |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 首版时间 | 2023-11-01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60 |
| CIP核字 | 2023191165 |
| 中图分类号 | J99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