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吃垮中国(中国食文化反思)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味觉的囚禁。中国亟需一次关于食文化的反思,掀起一场食文化的革命。这是一本多层面、多角度,关于食文化革命的新书。是一部观点新颖、视角独特,以“食”为鉴的奇书,读之,津津有味;品之一,回味无穷。

内容推荐

尽管李波的态度异常严厉,如同学者,文风也颇为犀利,但作为一个自由作家,他的文本更多的是界于杂文、随笔、小说和学术之间,大量的历史故事、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个人感悟穿插其中,读起来非常轻松。所以,总体而言,《吃垮中国》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带有追问、自剖和忏悔性质的大众文化读本。

目录

自序

 ——以“食”为鉴  

编者的话  

一、好了肠胃,忘了痛  

 (一)天谴已经降临  

 (二)从“非典”到“甲肝”的警示

 (三)吃的就是心跳  

二、“口腔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一)我食,故我在

 ——“吃”是中国人的认知和存在方式

 (二)“民以食为天”

 ——中国社会超稳定因子  

 (三)中西方饮食观主要差异  

三、口腹之欲怎么就成了文化  

 (一)瓷器:中国的名字  

 (二)审美、文化源于味觉  

 (三)文人让“吃”看上去很美  

四、超级美食大国的盛宴  

 (一)中国是个大餐桌  

 (二)“满汉全席”

 ——中国封建社会的殉葬品  

 (三)暴食者必暴毙  

五、灾民社会  

 (一)饕餮的传人  

 (二)饥民:吃出来的国民人格  

六、“吃”是一种秘密武器

 ——“吃”异化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一)饭桌上的政治

 ——我看食礼仪  

 (二)既是矛,又是盾  

 (三)致命性武器  

 (四)非致命性武器  

七、吃就等于立场和荣誉  

 (一)嘴巴是人格的大门,肠胃是道德的容器  

 (二)吃出来的软骨症

 ——食文化和汉奸文化浅析  

八、中国已经被吃垮过N次  

 (一)火山口上的宴席  

 (二)鸦片战争:吃出来的战争  

 (三)西方人、日本人对鸦片的态度

九、在魔鬼炮制的液体里迷失

 ——可悲的中国酒文化  

 (一)通神之物还是作案工具  

 (二)文化是个大水缸,什么脏什么就往里面装  

 (三)魔鬼饮料  

 (四)“醉”是一种商品  

十、多好的材料,却用去做了马桶

 ——我看美食家(写食主义者)

十一、别了,美食故乡

 ——我为什么离开四川  

十二、让我们吃喝,因为明天我们就会死去

 ——中国国民吃喝风透析  

 (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饕餮  

 (二)生当封侯,死当食庙

 ——公务员大吃大喝动机、人格分析

 (三)酒是一副药,喝了跑不掉

 ——公务员如何被拉下水  

十三、中国人吃得安全吗  

 (一)食品安全:中国人头上的催命符

 (二)脆弱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  

 (三)被吃掉的良心  

 (四)分餐制的举步维艰  

十四、我们还有多少家底可吃  

 (一)北京近郊,总理探访的两个村子

 (二)脆弱的生态系统  

 (三)国有资产:唐僧肉  

十五、谁来养活中国

 ——吃出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一)越饥饿,越繁殖

 ——吃出来的人口问题  

 (二)一个外国学者的挑战  

 (三)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吗  

 (四)警钟已经敲响  

十六、谁来捍卫动物的权利  

 (一)动物在中国的血泪史  

 (二)丑陋的广东食文化  

 (三)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  

 (四)对动物的残忍就是对人类的残忍

 ——古代“十大名菜”与“十大酷刑”  

十七、素食者在行动

 (一)过度食肉者鄙

 (二)中国本是食草民族

 (三)素食者万岁

试读章节

(一)天谴已经降临

有一则寓言式笑话是这样的,据《旧约全书·创世纪》记载: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造的,最初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园之中。后来,只因他俩禁不住蛇的引诱而偷食了禁果,这才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来到地球上繁衍后代。很多民族都喜欢用这俩人攀附自己的祖先,可这时候争议出现了:地球上的人种很多,亚当和夏娃究竟属于哪一人种?于是有人论证说,亚当和夏娃可能属于任何一个人种,但肯定不是中国人。因为,如果他俩是中国人,决不会等到蛇来引诱,就先把那条蛇给逮起来吃了。

的确,从飞禽走兽到草木虫鱼,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中国人是一个海、陆、空无所不吃,无所不吃其极的民族。在“民以食为天”的“天条”下,历经几千年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中国的食文化只有“博大精深”四个字才配得上来形容,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它所有文明,使中国堪称世界上唯一的“超级饮食大国”,这让我们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落后和屈辱后,多多少少保持了一个“没落贵族”的自信心。

中国的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末期就开始发育。中国的食文化早就已经成为中国的“国粹”,一种民族的、公共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食文化在中国无处不在,从国家到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食文化研究机构、美食协会、美食家协会。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媒体上,都专门开辟有关美食或美食家专栏,不遗余力、喋喋不休地挖掘、继承、弘扬我们的食文化,一些职业技术学校也纷纷开设烹饪专业,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问题的要害是,“民以食为天”本质上就是一个堪称阴谋的“伪天条”——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在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的情况下,为了发展生产,维持种族繁衍,“民以食为天”还有一定合理成分,但把它作为亘古不变的天条,则近乎于绝对和谋杀!中国近20年的飞速发展为中国人的吃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我们在这个“伪天条”的蛊惑下,本末倒置,吃得理直气壮,吃得忘乎所以,吃得匪夷所思,吃得骇人听闻,吃得走火人魔了。特别是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中的老饕们,更是达到了食令智昏、暴殄天物、人神共愤的地步。

P1-2

序言

以“食”为鉴

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

迄今为止,我以为“吃”是汉语里最复杂的一个字,“吃”远远超过了食文化的范畴,它涵盖了中国文化中所有的秘密。在中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如雷贯耳,堪称天条,它把“吃”从食文化的核心上升到了“国教”的高度,它像一只看不见的铁手,操控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运行轨迹,捏造出中国人特有的人格和国民性。中国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独特视角和显微镜,用它来一照,所有的历史氤氲都烟消云散,所有的波谲云诡、秘而不宣都无处藏身,现了原形,所有的不可理喻都有了存在的合理。

我越来越对“民以食为天”这个天条产生了怀疑。我以为这句话颠倒了主语和宾语的位置,这一不易察觉的错位,导致了中国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阴差阳错、南辕北辙,中国所有不可理喻的事情也都因此而名正言顺。我以为,中国博大精深、夜郎自大的食文化只是又一件迷人的“皇帝的新衣”!在它眩目而迷人外衣之下,在它快乐、麻痹而不能自拔的感官刺激之下,蛰伏着的是一张血盆大口——吃人!我以为,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吃”出来的,吃祸猛于虎!

但我痛切地感受到,要探讨和论证这个秘密,却绝非易事。中国食文化博大庞杂,它和地理、物产、医学、营养学、民俗、礼仪、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密不可分,从任何一个点切入进去都盘根错节,简直如入迷宫,如临深渊。仅仅看一遍中国十多大菜系和不计其数的地方小吃的菜谱,也要奋斗终身;如果要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每一道菜肴品尝一次,没有腰缠万贯的家产和毕生精力的投入,也是枉然。

中国食文化的玄妙,就像中国菜肴一样,各种味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很难把它分离开,理出一个头绪来,所以我反思中国食文化,也就像一个蹩脚的厨子加工一道复杂的菜肴,原料、佐料一大堆,什么味道都想要,什么原料、佐料都往里面扔,最终不可救药地搞成了一锅“乱炖’(东北名菜,以制作随意,味道古怪闻名。)加上在整个过程中,一日三餐,餐餐都有嗅觉、味觉的刺激和快感轮番侵袭、贿赂和瓦解我原本就很脆弱的味觉和肠胃神经,感官冲击始终和理智胡搅蛮缠并常常占据了上风,以致于我像一个被击中了软肋、解除了武装的斗士,几欲崩溃而放弃;以致于我在反思食文化时,个别章节居然写得像表扬稿——看来,还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吃了别人的嘴软。”

所以这本书对于目前的我而言,即使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充其量也只是一部半成品。要彻底搞清中国的食文化,也许需要100个形形色色的持证专家、学者持续不断的努力。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美食家,但他们大量关于“吃”的文字,无非是用象形文字的游戏和张力来缅怀和延续味觉的快感,类似于优雅的“反刍”,始终没有跳出口腔阶段,始终找不到一个理智地看待中国食文化的美食家。所以,所谓美食家,不过是一些才华横溢的品酒吃肉之人!

中国食文化的危害如此严峻而紧迫,以致于我这个学识欠缺、而又有一腔热血的无证作家都按捺不住,就像一个赢弱之人看见一堵倒向人群的墙就冲了上去,既是奋不顾身,又是自不量力。——无知者无畏,皇上不急太监急,我是准备献身了。

我第一个“跳出来”讨伐中国食文化,绝对不是表明世人皆醉独我醒,而是因为味觉的超强逞能,在理智麻痹之前的本能反抗。也是为了引起众人对中国食文化反思、警醒、澄清、扬弃的注意。我以为,一个人想要获得灵魂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味觉的囚禁。

一个健忘的、不善于总结和汲取教训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非典”灾难之后,中国人的确亟需一次关于中国食文化的反思,这就是我的尝试,尽管我知道,要改革中国人的食文化观念,犹如螳臂挡车、虎口夺食一样艰难而危险。

这一锅零乱的、不伦不类的“乱炖”,我姑且做之,大家姑且尝试。如果你能够品出一丝别样的味道,那将是我意外的惊喜。如果能够因此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的肠胃,稍微关注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一切生命及生命家园,那将是我的莫大幸福。我以为,什么时候中国食文化能够回归到“食以民为天”应有的位置,则你我幸甚,民族幸甚,时代幸甚,地球幸甚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吃垮中国(中国食文化反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58469
开本 32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4-01-01
首版时间 2004-01-01
印刷时间 200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