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石刻墓志与唐代东亚交流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石刻墓志探讨中古史是新世纪以来中外学界的新动向,并成为学界前沿研究的强力推手。本书利用新出土的和唐代东亚历史关联的石刻墓志,探讨唐代东亚三国,即唐、新罗、日本交流涉及问题,也牵涉入唐高丽、百济移民在唐生活的诸多课题。内容有中、韩、日学界关注的唐人墓志中"日本"两字的解释,日本遣唐使随从井真成墓志、入唐百济人祢氏家族、在唐新罗人金日晟墓志,以及罗唐战争、白江口之战、唐与新罗交涉等课题的研究,堪称近年来唐代东亚交流史研究的前沿之作。 目录 丛书总序i 前言v 上编石刻墓志与东亚交流研究1 第一章新发现的墓志石刻与唐代东亚交流3 第一节天宝、大历年间来往于唐罗间的各类人士3 第二节墓志所见唐中后期出使新罗的唐朝使者们9 第三节墓志中“日本”国号的出现与吴怀实墓志14 第四节圆仁所见登州文登县佛塔碑文21 第二章杜嗣先、井真成墓志与唐代中日关系28 第一节井真成、杜嗣先墓志的发现29 第二节《井真成墓志》、《杜嗣先墓志》与唐代中日关系33 第三节《杜嗣先墓志》、《井真成墓志》的史料价值38 第三章石刻墓志所见唐朝与新罗往来41 第一节西安周边石刻与唐和新罗往来41 第二节在唐新罗人金日晟的墓志58 第四章入唐百济移民墓志研究71 第一节百济移民祢氏家族墓志71 第二节百济移民陈法子墓志85 第三节百济移民祢氏家族墓志的研究现状98 第五章人唐高丽移民墓志的史料价值107 第一节新见入唐高丽移民墓志107 第二节入唐高丽移民墓葬及其史料价值122 下编唐都长安与东亚交流139 第六章唐高宗时代:朝鲜半岛剧变与高丽的应对141 第一节百济灭亡与高丽应对的乏力141 第二节百济复兴军救援作壁上观145 第三节高丽灭亡原因再探索150 第七章“唐罗战争”始末及涉及问题155 第一节“唐罗战争”爆发的原因及时间界定156 第二节《夏州都督太原王方翼碑》与上元元年唐朝出兵新罗159 第三节李谨行与“鸡林道经略使之印”167 第四节“唐罗战争”的终结172 第八章唐长安都市佛教文化的交融与传播182 第一节都市佛教文化繁荣发展的国际舞台182 第二节佛经翻译中的文化交融184 第三节儒佛道等宗教间的相互批判与交融187 第四节长安都市佛教的东亚传播191 第九章唐都长安与新罗庆州196 第一节唐与新罗双边关系的缔结196 第二节双方人员的频繁往来200 第三节唐罗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208 第四节长安庆州,唐罗友好交往与文化遗存213 第十章唐朝的宾礼仪式及其实施221 第一节郊迎宴饮,唐皇帝会见新罗使者221 第二节依礼而行,新罗王面见唐使者227 第十一章中国学界百济史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以出土百济移民石刻墓志铭文为中心234 第一节中国学界的百济史研究235 第二节中国学界对百济移民墓志的探索238 第三节新发现的百济移民墓志及其研究243 第四节现有研究的回顾与检讨248 附录251 参考文献265 后记27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石刻墓志与唐代东亚交流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拜根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4702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20000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K310.0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4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