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云去山如画(抗战时期国立艺专昆明安江七百天)(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抗战爆发后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西迁的历史,按照其播迁路线图和时间顺序,讲述了两校合并、国立艺专成立的背景,以及200师生冒着抗日烽火从沅陵到昆明的艰难历程;讲述了国立艺专到昆明后与西南联大等西迁高校一同,克服战时各种困难,坚持教学,培养艺术人才的历史;记述了艺专师生同仇敌忾,在昆明街头,宣传动员群众一致抗日的系列活动。
本书借鉴中国美术学院提供的校史资料,通过国立艺专师生回忆,再现了国立艺专从昆明迁到滇池边的安江村后,在这个偏安一隅的乡村中教学、创作写生、生活趣闻,以及他们与村民间的友情、对乡村文明的传播等系列场景,穿插了国立艺专师生离开安江村后对这个美丽乡村的思念之情。为增加历史的真实可信,本书用了很大篇幅对安江村民作了口述记录,并针对艺术类读者,对在过昆明安江的国立艺专师生和他们的艺术成就作了简略介绍。
目录
序 国立艺专孤火传薪的昆明岁月
卷首语 昆明烽火700天
第一篇 缘起:新文化运动牵动美术革命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
林风眠:“为艺术战”
艺术运动社掀起波澜
西子湖畔“巴黎风”
第二篇 湖殇:八千里流亡路
木刻抗战与鲁迅小引
北平杭州沦陷惊醒了“艺术梦”
老鸦溪诞生“东亚最高艺术学府”
第三篇 昆明:不灭的薪火
大板桥欢迎铁脚板徒步官传团
昆华:国立艺专到昆落脚点
在昆明诞生的《中国美术学院校歌》
国立艺专第一个中共支部在昆明成立
艺专师生街头集镇宣传抗战
艺专剧社推动昆明抗战宣传
国立艺专在昆明的八次画展
国立艺专与西南联大两校师生友谊
艺专学生在昆的漫画木刻活动
“二李”原型入沈从文的《虹桥》
蔡威廉:一代英才凋落在昆明
第四篇 安江:最安心的日子
安江村:一幅质朴的“风俗画”
漂泊的殿堂:五个大殿五个系
吴冠中:安江时期“非常重要非常关键”
刘鸿逵:我在安江村“民众夜校”当校长
郑为:“安江村的泥土培育了我们”
丁天缺:安江村学潮始末
大殿里的壁报展示墙
滇池夜渡
安江村民口述
第五篇 昆明-安江村人物
青春纪
腹地长征三千里
骑马上课的李际科
张权:西迁途中“抗敌宣传车”一路演出
“二李到,雪山笑”
几度夕阳红:安江村爱情故事
大师纪
林风眠:卓有成就的美术大师和教育家
关良:融合中西独树一帜
李朴园:著名艺术教育家戏剧家
柴扉:杰出的工艺美术家教育家
雷圭元:中国设计之父
王临乙: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
邱玺: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艺术家
董希文:毛主席赞誉的油画大师
高冠华:著名书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
阮璞:美术史论学者、教育家和诗人
吴冠中:“中国抽象油画之父”
朱德群: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
赵无极:西方现代抒情抽象画派的代表
滕固:“来修去丢”的校长
潘天寿:安江村边“有所忆”
常书鸿:从昆明到敦煌
秦宣夫:每天走20里路去上课
李霖灿:“丽江荣誉市民”
吴茀之:“探梅忽忆盘龙寺”
张振铎:一路烽火到昆明
红土纪
李晨岚:植根云南的新国画先驱者
黄继龄:一生都在认真作画
刘傅辉:云南现代美术奠基人
姚钟华:国立艺专的薪火传人
普文治:潘天寿赏识的弟子
沈长泰张兰芬:用平凡续写艺术人生
余音:薪火相传承前启后——国立艺专对中国及云南美术的影响
文献参考资料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云去山如画(抗战时期国立艺专昆明安江七百天)(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58331
开本 16开
页数 43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25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1172
CIP核字 2023137918
中图分类号 J114-4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3
195
3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9: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