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1957年到1958年的日记。
1957年至1958年是整风、大鸣大放、拔白旗、反右的年代,昔日的好友、学生、同事中出了一个又一个右派分子,作者参加了对这些人揭发、批判、处理的各种会议,记录了与会者的发言,记录了自己的矛盾和言不由衷,也坦言了自己力求跟上现实的步伐而又不能接受现实的苦恼。
| 图书 | 吴宓日记续编(1957-1958)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1957年到1958年的日记。 1957年至1958年是整风、大鸣大放、拔白旗、反右的年代,昔日的好友、学生、同事中出了一个又一个右派分子,作者参加了对这些人揭发、批判、处理的各种会议,记录了与会者的发言,记录了自己的矛盾和言不由衷,也坦言了自己力求跟上现实的步伐而又不能接受现实的苦恼。 作者简介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红学家、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曾任东南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50年起任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历史系(后到中文系)教授。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目录 1957年 岁次丁酉 1958年 岁次戊戌 导语 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光荣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 在严酷环境中,作者不顾全部日记被抄没后的一再严令禁止,仍偷偷地继续以日记记录自己的苦难和挣扎。 在本书中,值得注意的是吴宓在反右运动前后的心理状态:苦闷和悲凉。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吴宓日记续编(1957-1958)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宓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2391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5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3 |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18 |
| CIP核字 | 2006001032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375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3 |
| 宽 | 141 |
| 高 | 29 |
| 整理 | 整理:吴学昭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