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现代设计文化体系构建视域中的民国前期<1915-1937>设计发展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中国现代设计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研究角度、思路与方法。本书期望能够从民国前期各种错综复杂的设计现象中厘清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脉络,对其中所蕴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形成这种状况的历史成因和内在逻辑,并以此为基点,从理论层面探讨中国现代设计文化体系构建的可能路径。与此同时.本书也尝试回到中国当代设计实践的话语之中,为改进中国当下活跃却杂乱无序的设计状况提供实践层面的参考策略。二是建构民国前期设计作品的谱系轮廓。对不同设计领域的发展概况、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作品展开评析。尽管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但本书尝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展现民国前期设计更迭演变的基本状况,有助于我们对民国前期的设计发展状况形成更为直观和清晰的认知。三是建构“民国前期设计大事年表(1915-1937)”,该大事年表纵向记录了民国前期有关现代设计发展的重大事件,以大事记的方式系统梳理和展现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横向记录了世界范围内有关现代设计发展的重大事件,与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状况形成对比。成为后期研究的史料参照与坐标系。 作者简介 谢欣,1981年生,设计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方向为视觉设计与史论研究。主要设计奖项有“05平面设计在中国”学生组金奖,“第七届白金创意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金奖等,设计作品还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主要论文有《基于网络体感游戏空间技术的京剧传播研究》《通俗化的文人情怀:丰子恺封面画的艺术特征研究》。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现状分析:中国现代设计的现状与困局 第一节 中国现代设计的现状:产业的繁荣与文化价值的缺位 第二节 中国现代设计的困局:民族文化身份的模糊 第三节 中国现代设计的破局: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 第三章 文化溯源:民国前期的设计发展回溯 第一节 新思潮的涌动与现代设计意识的启蒙 第二节 现代主义设计勃兴中的尺度与限度 第三节 新时代设计文化的探寻与构建 第四章 历史研究:民国前期设计中的文化体系构建 第一节 民国前期设计思潮中的文化体系构建 第二节 民国前期设计教育机构中的文化体系构建 第三节 民国前期设计事务所中的文化体系构建 第四节 民国前期代表性设计领域的文化体系构建 第五节 民国前期设计文化体系构建中的完成与未完成 第五章 现实启示:中国现代设计文化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现代设计价值观念的构建 第二节 现代设计教育理念的构建 第三节 现代设计风格样式的构建 第四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现代设计文化体系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前期设计大事年表(1915—1937)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现代设计文化体系构建视域中的民国前期<1915-1937>设计发展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353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23-06-01 |
首版时间 | 2023-06-01 |
印刷时间 | 202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94 |
CIP核字 | 2022207485 |
中图分类号 | J509.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60 |
宽 | 18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