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解密》各简体中文版本累计销售60万册!

2014年,多个版本《解密》35国隆重上市,并被收进英国“企鹅经典”文库!

麦家最具纯文学特质的作品,因为太好读而被误读的中国当代经典小说!

英美主流媒体全线好评。《经济学人》:终于,出现了一部伟大的中文小说!

新增麦家撰写前言:答王德威教授问!

全新装帧设计,具有设计感的精装版,具有收藏价值!

重新编辑修订,目前内容最好简体中文版本!

内容推荐

人世间大多的秘密都藏在梦里,就像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活着却如同没有名字的存在。《解密》是一个天才与另一个天才之间的博弈,是将心灵粉碎再重铸。一个身世多舛的数学天才荣金珍,一个类似数学家约翰·纳什般的天才人物,因为非凡的才华被招募至国家秘密单位701,破解一部极其困难的敌国密码“紫密”。在巨大的期待和精神危机之下,总是醉心于和疯子下棋和梦境的容金珍,是否能够破解“紫密”,成为国家的英雄?在巨大的国家机器中,个人命运沉沉浮浮。若干年后,每个人都只剩下一个关于他们的传说,而谁也无法预测命运的轨迹……

《解密》由麦家所著。

目录

前言:答王德威教授问

第一篇 起

第二篇 承

第三篇 转

第四篇 再转

第五篇 合

外一篇 荣金珍笔记本

试读章节

一八七三年乘乌篷船离开铜镇去西洋拜师求学的那个人,是江南有名的大盐商容氏家族的第七代传人中的最小,名叫容自来,到了西洋后,改名叫约翰·黎黎。后来的人都说,容家人身上世袭的潮湿的盐碱味就是从这个小子手头开始剥落变味的,变成了干爽清洁的书香味,还有一腔救国爱国的君子意气。这当然跟他的西洋之行是分不开的。但容家人当初推举他去西洋求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想要他来改变家族的味道,而仅仅是为了给容家老奶奶多一个延长寿命的手段。老奶奶年轻时是一把生儿育女的好手,几十年间给容家添了九男七女,而且个个长大成人,事业有成,为容家的兴旺发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她在容家无上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她的寿命因为儿孙们的拥戴而被一再延长,但活得并不轻松,尤其是在夜里,各种纷繁复杂的梦常常纠缠得她像小姑娘一样惊声怪叫,到了大白天还心有余悸的。噩梦折磨着她,满堂的儿孙和成堆的白花花的银子成了她噩梦里的装卸物,芳香的烛火时常被她尖厉的叫声惊得颤颤悠悠。每天早上,容家大宅院里总会请进一两个前来给老人家释梦的智识人士,时间长了,彼此间的水平高低也显山露水出来了。

在众多释梦者中,老奶奶最信服的是一个刚从西洋漂泊到铜镇的小年轻,他不但能正确无误地释读出老人家梦中经历的各种明证暗示,有时候还能预见,甚至重新设置老人梦中的人物是非。只是年轻轻的样子似乎决定他的功夫也是轻飘飘的,用老人们的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相比,释梦的功夫还算到家,但易梦之术疏漏颇多,行使起来有点鬼画符的意思,撞对就对了,撞不对就撞不对了。具体说,对前半夜的梦还能勉强应付,对后半夜的梦,包括梦中之梦,简直束手无策。他自己也说,他没专门向老祖父学习这门技术,只是靠耳闻目睹有意无意地学了一点,学得业余,水平也是业余的。老奶奶打开一面假墙,露出一墙壁的银子,恳求他把老祖父请来,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方面他祖父有足够的钱财,对金银财宝早已不感兴趣,二方面他祖父也是一把高寿,远渡重洋的事情想一想都可能把他吓死。不过,西洋人还是给老奶奶指明了一条行得通的路走,就是:派人专程去学。

在真人不能屈尊亲临的情况之下,这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在浩荡的子孙中物色一个理想的人选。这个人必须达到两个要求:一个是对老人孝顺百般,愿意为之赴汤蹈火;二个是聪慧好学,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把复杂的释梦和易梦之术学到家,并运用自如。在经过再三筛选后,二十岁的小孙子容自来有点胜人一筹的意思。就这样,容自来怀里揣着西洋人写给祖父的引荐信,肩头挑着老奶奶延年益寿的重任,日夜兼程,开始了漂洋过海、拜师求学的岁月。一个月后的一个暴风雨之夜,容自来搭乘的铁轮还在太平洋上颠簸,老奶奶却在梦中看见铁轮被飓风吞人海底,小孙子葬身鱼腹,令梦中的老人家伤心气绝,并由梦中的气绝引发了真正的气绝,使老人一梦不醒,见了阎王爷。旅途是艰辛而漫长的,当容自来站在释梦大师前,诚恳地向他递上引荐信的同时,大师转交给他一封信,信上报的就是老奶奶去世的噩耗。和人相比,信走的总是捷径,捷足先登也是情理中的事。

耄耋之年的大师看远来的异域人,目光像两支利箭,足以把飞鸟击落,似乎很愿意在传教的末路途中收受这个异域人为徒。但后者想的是,既然奶奶已死,学得功夫也是枉然,所以只是领了情,心里是准备择日就走的。可就在等待走的期间,他在大师所在的校园里结识了一位同乡,同乡带他听了几堂课,他走的意图就没了,因为他发现这里值得他学的东西有很多。他留下来,和同乡一道,白天跟一个斯拉夫人和一个土耳其人学习几何学、算术和方程式,到晚上又在一位巴赫的隔代弟子门下旁听音乐。因为学得痴心,时间过得飞快,当他意识到自己该回家时,已有七个春秋如风一般飘走。一八八〇年浅秋时节,容自来随异国的几十筐刚下树的葡萄一道踏上了返乡之途,到家已是天寒地冻,葡萄都已经在船舱里酿成成桶的酒了。

用铜镇人的话说,七年时间里容家什么都没变,容家还是容家,盐商还是盐商,人丁兴旺还是人丁兴旺,财源滚滚还是财源滚滚。唯一变的是他这个西洋归来的小儿子——如今也不小了,他不但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姓氏:黎黎。约翰·黎黎。而且,还多了不少古怪的毛病,比如头上的辫子没了,身上的长袍变成了马甲,喜欢喝血一样红的酒,说的话里时常夹杂着鸟一样的语言,等等。更古怪的是他居然闻不得盐碱味,到了码头上,或者在铺子上,闻了扑鼻的盐碱味就会干呕,有时候还呕出黄水来。盐商的后代闻不得盐味,这就是出奇的怪了,跟人见不得人一样的怪。

P7-9

序言

答王德威教授问

事情不复杂,说起来不简单,有点绕口。就在昨天,我作品的海外代理人谭光磊先生来邮道,哈佛大学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托《纽约时报》记者DIDI女士问我一个问题,后者为《解密》的英文版刚到杭州访过我。恐是忧我孤陋,有眼不识泰山,谭在信中特别强调:王教授是夏志清之后海外华语文坛的掌门人。多虑了,我在文学圈浸泡近三十年,王先生的大名自是知晓。虽素未谋面,无只语交际,但先生的文章没少看,受益多。

问题原文是英语,DIDI女士知我是土鳖,已经把它译成中文:

麦先生写的是中国的间谍/资料/秘密世界。他怎么看“斯诺登后”的全世界这个现象呢?我们是不是都住在一个间谍,密码数,阴谋,秘密的大道横行的社会?

恕我直言,翻译有些别扭,个别词言不及义。不过够了,我知道在问什么。我甚至知道更多,比如DIDI女士为何不直接与我沟通(刚采访过我啊),要请我的代理出面周折,大抵是她觉得这问题有点敏感,怕我婉拒。也许她记忆犹新,我是个谨慎的人,时常笑而不答,或者思而不语。其实我无语不是谨慎,是怯场,嘴笨。我有点轻度的社交恐惧症,何况面对的是一双不时词不达意的蓝眼睛、长睫毛。DIDI女士出生在爱尔兰,少女时代在香港度过,那不是学中文的最理想之地,否则她的中文一定会少些词不达意,我也不至于给她留下那么多谨言慎语的把柄。

人到五十知天命,我今年正好这个年纪。既然天命都知道了,还有什么可畏头缩尾的?坦坦荡荡做人吧。我以最快的速度、最敞开的心怀,坦诚作答。这回面对的是文字,怯懦嘴笨的那个人变得神思泉涌,快人快语,转眼工夫已经敲出一页A4纸,像个话痨——

斯诺登是上帝(宇宙)的孩子,也是皇帝新衣里的那个孩子。他的问题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不得不是某个国家的入;更大的问题是他不但有国家,而且还有一份肩负着国家安全的职业。这份职业往往被誉为是神圣的,是公民意义上的崇高神职,他必须为这个职业放弃甚至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他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单方面撕毁了这个被普世接受的约定,因而他的形象笃定变得夸张、异类,像斯芬克司(狮身人面像),既是极端的丑,又是极端的美。

毋庸置疑,我小说《解密》中的主人公容金珍和斯诺登是同一种人,都是为国家安全这份至高神职修行的,异化的人;不同的是,前者为此感到无上光荣,情愿为此自焚以示忠诚,后者恰恰相反。他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背靠背,注定要在两个心向背的世界里扮演着一半是英雄一半是死敌的角色。

英雄也好,死敌也罢;斯诺登也好,容金珍也罢,他们是被上帝抛弃的人。可悲的是,不论是哪个国家都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人。坦率说,斯诺登揭露的不是美国的丑,而是当今世界。这个世界被科技绑架了,不论是X国还是Y国,我忧郁地认为,只要他们拥有相应的技术,都会干出相应的勾当。科技让我们变得无所不能,又四面受敌,危在旦夕。科技,一头风做的怪兽,正在把世界缩小成一个键钮:按下某个键,地球上每一只蚂蚁都要死。这个时候,谈个人隐世也许是奢侈,因为无论如何,求生的权欲是上帝赋予的。于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住在一个间谍、阴谋、秘密大道横行的社会”。

我不会站在容金珍角度嘲笑斯诺登,也不会以斯诺登的目光去鄙视容金珍。我很遗憾无法选择做宇宙的孩子,但我很荣幸做了文学的孩子:这是最接近上帝的一个职业。文学让我变得宽广坦然,上帝在我身边,我敢对魔鬼发话。听着,如果没有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人文精神的代代传承,科技这头怪兽也许早把我们灭了,即使不灭,恐怕也都变成一群恐龙、僵尸,只会改天换地,不会感天动地;只有脚步声,没有心跳声;只会流血,不会流泪;只会恨,不会爱;只会战,不会和;只会变,不会守……以文学为母体的人文艺术,像春天之于花一样,让我们内心日日夜夜、逐渐又逐渐地变得柔软、饱满、宽广、细腻、温良,使科技这头怪兽至今还在我们驯养中。

我不知道王教授对我的答卷会不会满意。作为一位专事文学教职工作者,我把文学看得那么高大,说得那么美妙,我思忖他也许会满意的。但是我发誓,上帝就在身边,我愿意对上帝发誓,我说的是真话,绝没有半点投机取巧的心思。我深信,我对上帝的诚实比博得王教授的欢喜更要紧。

2014.1.17

于杭州西溪

书评(媒体评论)

《解密》讲述了一个奇人的故事。这个人的天才与愚笨相映成趣。破译密码,是作家设置的考验奇人的奇境。在这个奇境中,我们看到了人的尊严与光荣,人的脆弱与不幸,当然也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倒影。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有人说,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经典文学的直线距离只差三步。但走不完的也正是这三步。麦家的了不起在于他走完了这三步,且步伐坚定,缓慢有力,留下的脚印竟成了一副精巧诡秘的地图。

——著名导演王家卫

我非常喜欢《解密》,这本书有种特别吸引我注意力的东西,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一定要出版的。我已很长时间没有如此痴迷于一本小说了。

——美国FSG出版社总编EricChinski

《解密》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灵感的叙述,与复杂的数学理论巧妙交汇,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美国《出版人周刊》

《解密》于微妙与复杂中破解秘密,探累政治、梦想及其意义。

——英国《泰晤士文学增刊》

《解密》是一部让人沉迷并爱不释手的非同寻常的小说。

——英国《独立报》

不出意外,当你看完《解密》,一定会想阅读更多麦家的作品。

——英国《卫报》

《解密》是一部引人入胜和非同寻常的作品,也许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像容金珍一样未曾被发现了解的英雄人物。

——英国《星期日独立报》

正如麦家对爱国主义解码者的描述所暗示的那样,容金珍可以被奉为中国式英雄。

——美国《新共和》杂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麦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3834
开本 32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201404982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