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十四朝文学要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梳理了自上古时代的文学开始,直到隋朝,后来出版时定名为《十四朝文学要略》,有系统的一部古代文学通史,辅以充分的材料说明。对于上古至隋朝的重要的文学和文化现象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是一部影响较大的中国文学史。 目录 卷首 叙论 卷一 上古至秦 一 古代茫昧难征 二 孔子删述之影响 三 《诗经》为后世感化文学之祖 四 春秋时诗学之盛 五 纵横家为诗教之流变 六 论著文之肇兴 七 诸子文学之影响 八 战代文学风气有三大宗主 九 楚辞为赋家之祖 十 贏秦统一与文学 卷二 汉至隋 一 辞赋蔚蒸之因缘 二 两京赋体之流别及其作家之比较 三 赋家之旁衍 四 汉乐府三声之消长 五 两京当诗体穷变之会 六 史体之大成及马、班之同异 七 篇体变古之渐 八 建安文学之殊尚 九 魏晋之际论著文之盛况 十 六朝诗学之流变 十一 南北风谣特盛及乐声流徙之影响 附录 文体孳乳分合简表 刘永济先生学术年表 源流周赡的通人之作——读刘永济先生《十四朝文学要略》 序言 本书原在东北大学为诸 生讲授我国文学史而作讲义 ,编至隋代而此课由大学别 聘刘君豢龙讲授,因而罢手 。迨避难乐山,友人有劝将 此三卷付印者。念隋代以后 ,既付阙如,不可仍用旧名 ,乃更今名。惟卷首叙论, 乃为全史而设,初非专指十 四朝也。付印时未及述明, 恐阅者或于此有疑,故补述 之如此。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十四朝文学要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永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9044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3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 首版时间 | 2021-01-01 |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34 |
| CIP核字 | 2020171898 |
| 中图分类号 | I2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62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1 |
| 宽 | 151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