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帝内经生命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生命智慧》由中国最具影响的养生专家曲黎敏所著,是她20年厚积薄发之作,也是曲黎敏经典成名之作,本书一举确立了曲黎敏中华解读《黄帝内经》第一人的不可撼动的地位。《黄帝内经》流传数千年,为中医奠基之作。曲黎敏的解读被称为史上最贴近老百姓、最通俗易懂、最风趣幽默的大智慧,她以一种大道不远人的方式既让读者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玄妙,又能掌握养生保健的实用技法。

全新改版,曲黎敏以“秉持不朽经典,泽被亿万苍生”为宏愿,更加详尽解说,从饮食起居、日升日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出发,详解人体大奥秘、生命大智慧,养生大道不远人,活到天年有秘诀。内容更充实,包装更豪华,堪称不朽经典。

内容推荐

在《<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和《<黄帝内经>胎育智慧》掀起中医养生热潮之时,曲黎敏又潜心著就《黄帝内经生命智慧》,深度解析了人体五脏六腑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医智慧,思考了中医养生与人类寿限的紧密联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性情、养睡眠、养居处、养房事……从中医经典之中,解读生命哲学。

目录

第一篇 中医养生观——老祖宗的神奇智慧

 第一章 什么是中医

  一 中医使生命长生

  二 中医是对生命的“心悟”与“心法”

 第二章 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一 神医传奇——扁鹊使虢太子起死回生

  二 中医看病之“望”

  三 中医看病之“闻”

  四 中医看病之“问”

  五 中医看病之“切”

  六 生病的四个层次与中医对治法

 第三章 人生智慧与养生智慧

  一 扁鹊的医术传奇与境界

  二 寿限与养生

  三 人生的道德修养与养生

 第四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养生的四个方面

  一 养性情

  二 养睡眠

  三 养居处

  四 养房事

第二篇 身体大奥秘——解读五脏六腑的身体智慧

 第五章 五脏与中医意象思维

  一 中医五脏和西医五脏的不同

  二 什么是五行

  三 人体五脏之象

 第六章 《灵兰秘典论》的五脏解读

  一 《灵兰秘典论》解析五脏六腑

  二 心为君主之官(心是君主)

  三 肺为相傅之官(肺是宰相)

  四 肝为将军之官(肝是将军)

  五 脾为谏议之官(肝是谏官)

  六 肾为作强之官(肾是大力士)

  七 膻中为君使之官(膻中是宦官)

 第七章 不可轻视的六腑——六腑比五脏重要

  一 五脏和六腑的区别

  二 胆为中正之官(身体里的包青天)

  三 胃为仓廪之官(管理谷仓)

  四 小肠为受盛之官(国税局)

  五 大肠为传道之官(道路运输调度)

  六 三焦为决渎之官(治水)

  七 膀胱为州都之官(储水)

附录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

试读章节

中医“望”之要义——察言观色知健康

“望而知之谓之神”,一个好医生,在病人刚进来时,他只要看病人一眼,不只是疾病,包括病人的性格及其他问题都能了如指掌,比如有种人一见到医生就喋喋不休,典型的话痨,这属于肺的虚火过旺,这种人在生活中是人来疯,家里一来人他就欢实,人一走他就疲弱沉默了。还有一种人皮毛很滋润,从不上火,这种人属于肺寒;而皮毛憔悴的人则属于肺热。有的医生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的医生是很神奇的。其实,学中医的人真不是单纯地学学医理就行的,还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能具备这两点,再加上《黄帝内经》医理的精熟,就是上上医。

·望五色以知其病

望诊就是“望五色以知其病”。比如胃经的病,我们可以从脸上看出来,就是看迎香穴、鼻子、额头、耳前、上关、环唇以及发际这些地方有没有一些异相?

如果说鼻头红,或者鼻子上长疙瘩,额头长痤疮,这都属于胃火盛。胃火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因为胃寒导致阳明胃火攻出来破胃寒,火性炎上,就往脸上走,从而造成鼻头红。

如果脸上沿着胃经长黑斑,那是胃寒造成的。口歪、嘴唇翻出来这些问题,也都是胃经有问题引起的。

如果人下眼袋特别大或者脸上长蝴蝶斑,那就是小肠病。

如果人的两个颧骨老是粉红的,说明他肺寒很重。

如果人眼睛发直、不灵活,说明心经有病。因为心经所系的是目系,眼睛不灵活就是心经出了问题。

如果人眼珠子很黄,还经常流泪,那是膀胱经气的问题。

通过看脸色也能够发现很多问题。比如“面如漆柴”,指脸色就像柴火一样,又黑又干,是肾病。如果“面有微尘,体无膏泽”,脸上特别不滋润,就像蒙着一层尘土一样,这是胆经的病。如果“面尘脱色”,脸上特别苍白,“血虚不能上荣于面”,这是肝经的病。

·望舌象以知五脏六腑

现在化妆的女病人多了,所以望诊很难看到病人的“本来面目”,望诊难度加大,所以好些医生重在望舌。一般说来,整个舌体也按五脏来分。舌尖是心,舌两边是肝胆,舌中间是脾胃,舌后为肾。

但望舌,要先看整体之色。舌色紫,是五脏六腑被郁的标志;两边青紫,肝胆被郁;紫暗在何部位,则郁在何部位。舌色淡,则血不足,有寒;舌后部苔腻,意味着肾寒。舌干是寒大于湿,舌面水汪汪的,是湿大于寒;水舌是胃寒重,湿大于寒,可用附子理中丸调适。舌边尖偏红,有内热,有虚火;舌根黄,火不可化湿,所以显出火象去化湿。舌裂在中,脾胃有伤;裂在舌尖,心气大伤;裂在后面,肾气受伤,这里的裂就是气分开了的象。

总之,因为人的本是五脏六腑,象是外象,所以从舌象也可以看五脏六腑的表现。

中医看病之“闻”

由声音诊断疾病

“闻而知之谓之圣”,“闻”不是用鼻子去闻的意思,而是听。这句话就是说,如果能够通过听病人的声音,诊断出他疾病之所在,就是圣人。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所谓闻诊,就是“闻其声而言其情”。其实,人每发出一个声音,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感情又是从身体中发出来的,所以声音本质上是五脏六腑的表达。如果肺气损伤,人则悲愁不乐;脾损伤,人则善噫……

当超越个体去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说音声是地方的心灵,如果川剧不叫、秦腔不吼、越剧不淫,就没了性格,就没了民俗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听话听声”,即一定要知道他这句话背后要传达的意思,一定要从他的语调、声音上去把握,这是很重要的。

·黛玉临终之声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临死前,书上的语言描写只有几个字,就是“宝玉,你好……”,然后气绝身亡。大家就可以去想象,林黛玉临死之前,那个“你好……”后边她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是“你好狠心”,是“你好糊涂”,还是“你好浑蛋”?是咬牙切齿地说,还是无可奈何地说?这全靠我们对小说的熟知程度还有每个人读小说时的心境来领悟,最终结果,可能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很不一样的。

其实,这句话的感情色彩非常浓烈,但是林黛玉又一直憋着,她觉得作为一个大家闺秀,不能讲太直接、太露骨的话,可是她的感情又要表达出来,才会说出“你好……”这样的话来。五声与五脏

我们经常说“言为心声”,声音是表达情感的,而情感又是从身体里发出来的。具体说来:

·肝声为呼

如果人的肝气被憋,就会呼喊,因为“肝声为呼”,呼是舒解的象。比如我们在办公室里挨训了,就会嘘呼以宣泄,这属于下意识的自救。

现在在日本,有一些专门供人发泄的地方。在那里面,人可以冲着木偶拼命地扔标枪、摔东西或者骂人,这时人肯定是发出“啊”的声音,或者说一些骂人的话。这些其实都是人自己在想方设法地疏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心声为笑

喜悦源自心,但如果患有心脏病的人老是呵呵笑,不能自制,就有可能是心神将散之象。

·脾声为歌

脾胃的正气是唱歌嘹亮;邪气实则“登高而歌”,就像有精神病症状的人一样,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力大无穷、本领高强,即使很高的墙,他们“噌”的一下也能上去,然后在上面发疯。

一般正常人如果想爆发,除非有武功,才会突然一下蹿到墙上,否则做不到;而有精神病症状的人能做到,这就是因为身体内部阳邪盛。

·肺声为哭

如果一个人总是哭哭啼啼,或者她的声音里老带着悲气、怨气,就是肺有毛病。P26-30

序言

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小孩子的乐趣。对儿童来说,世界是新的;对成人而言,世界不仅陈旧,而且时常毫无乐趣。也就是说,成人在很大程度上依据常识和生活的惰性而存在,有时候,人们视这种惰性为继承传统,更多地不过是随波逐流;而小孩子却总在追问本质与本源,比如:“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在你生我之前,我在哪儿?”等等。实际上,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和禅宗都在训练这种儿童式的追问,但随着世界的日新月异和物质生活的繁乱,我们渐渐淡化了这种拷问,而视常识为真理。

最愚蠢的事情就是盲目相信常识和拒绝真理。

每每有人提及我是这一波中医养生热的“始作俑者”,不禁每每惶惑。原本只想相夫教子,原本只想和学生分享学习中医秘籍的快乐……就因为一个宏愿,就这样被推了出来。先是在山东教育电视台的“名家论坛”讲解《黄帝内经》,然后是北京台、中央台……如果是男人,我愿更勇猛精进;但我是女人,我想的更多的是……回去,回到温暖的家,回到我的书桌前,读书和冥想。

但每当我翻看《黄帝内经》,我都被里面广大的慈悲和智慧所感动。我渐渐地明白,无论男人、女人,都不可以回避责任,都不可以逃避使命,都必须勇往直前。不管世事如何艰难,人,都要坚持信念,坚持真理,坚持发现和直视事物本质的能力……更何况,有那么多我爱的人和爱我者,我们因《黄帝内经》而结缘,而幸福,而快乐……

为了更好地编辑这套丛书,我于去年九月从鹭江出版社将书收回,并委托我一直信赖的长江文艺出版社重新编辑出版,更名为《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生命智慧》,连同我今年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新开讲的《黄帝内经·胎育智慧》合为三本出版。

要想真正地理解中国伟大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很难回到过去,回到那亘古的沧桑……但我们有发现的勇气和回到那源头的热望,不断地探寻,不断地思索。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如同新生的婴儿,去舔、去嗅、去碰触……那亘古是怎样开始的呢?上古时期并无时钟,人们是怎样弄清楚时间的概念的呢?古人又是怎样建立起24节气这套至今都行之有效的系统的呢?

有时候,真是困扰啊!有人说,知道了起源就知道了本质,但,起源是多么地神奇,本质又是多么地难以言说……那超越在语言之外的,又是什么?

但,谁又能说古老的就一定是落后的呢?!

让我们沉下心来,如果难以创造,就先赞美和敬畏吧!

曲黎歙

二〇—〇年三月十九日于元泰堂

书评(媒体评论)

《黄帝内经》是一本奇异的医书,它不像两医书籍那样总是生理、病理及外行人根本看不懂的数据和指称,它恰恰淡的都是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于是,我们学爿它的过程就成了一次捕捉天地自然光影流转的美丽旅程。

——曲黎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帝内经生命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曲黎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485129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2016280443
中图分类号 R221.0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3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