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典作家谈书与读书/经典作家如是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读书,自古迄今被有识之士视为毕生的追求和理想。读书可以使人通情达理,知耻向善。读书不仅积蓄知识,更是精神历练。历代经典作家,不仅勤于读书,还乐于谈书——他们不仅是“读书家”,往往还是“谈书家”。刘文荣编著的《经典作家谈书与读书》精选中外18位经典作家的22篇谈书与读书的文章,以飨读者。

内容推荐

《经典作家谈书与读书》为文选,共选入中外18位经典作家的22篇谈书与读书的文章,论述精辟,风格多样,读之既获教益,又是美文欣赏。所选作家中,外国作家12位,均是历代大师,如:培根、蒙田、叔本华、爱默生等;中国作家6位,皆为近现代名家,如:梁启超、胡适、鲁迅等。

《经典作家谈书与读书》由刘文荣编著。

目录

外国篇

[英]弗朗西斯·培根

论读书

[法]米歇尔·德·蒙田

谈书籍

[德]亚瑟·叔本华

论书籍与写作

[英]查尔斯·兰姆

读书漫谈

[美]拉尔夫·爱默生

读书

[英]约翰·罗斯金

谈读书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如何读书

[法]阿兰

读书之乐

[英]W.S.毛姆

关于读书

[法]安德烈·莫洛亚

读书的艺术

[英]W.H.奥登

论读书与批评

[日]福泽谕吉

学问的趣旨

中国篇

粱启超

学问之趣味

读书之方法

蔡元培

我的读书经验

胡适

读书

鲁迅

青年必读书

读书杂谈

林语堂

论读书

读书与入学

梁实秋

漫谈读书

影响我的几本书

试读章节

可以把作家分成流星、行星、恒星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所产生的仅为瞬息即逝之效果。你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大声喊道:“看啊!”旋即,它就永远消逝了。第二种类型,是一种运动着的行星,其生命延续得稍长一些。由于它们和我们比较接近,它们比恒星通常要耀眼一些,这实质上是无知者通常的错觉。然而,它们很快也会由它们所处的地位悄然而去,它们的耀眼之处不过是一种借来的光亮,而它们的影响范围只局限在和它们一道旅行的同伴(同时代人)身上。只有第三种类型,才是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地靠自己本身放射光芒,一视同仁地影响所有时代;即是说,当我们的观点改变时,它们并不在任何方面发生变化,因为它们自身并不存在视差。与其他星辰不同,它们并非属于一个星系(国家),它们属于整个宇宙。不过,正因为它们是如此的高远,所以,它们所放射出的光焰,通常需要很多年,才能企及地球卜的居民。

从根本上说,不外存在着两种作家:一种是为了他们一吐为快的东西不得不写作的作家,一种是为了写作本身而写作的作家。前者胸中存有那些在他们看来有交流价值的观念或经验;而后者所需要的是金钱,这也正是其写作的动机,即为金钱而写作。他们朝思暮想其写作的目的。你可以从这个事实去认识他们:他们尽可能冥思苦想尽其心智所能地去拼织他们的观点,他们的观点遂显得虚假、暧昧、牵强、浮夸,而且,他们喜欢黎明或黄昏那种朦胧的气势,以便显示出与众不同,就也正是他们的写作缺乏确定性和清晰性的原因所在。你很快就会看出,他们的写作不过是在填充纸张。而且,一旦你的确认识到这一点,你就立即会把这些书扔在一边,因为,时间是宝贵的。稿酬和版权所有,这种体制,在根本上是文学的渊薮,只有那些纯粹为了一吐为快、不得不奋笔疾书的人,才会写出有价值的东西。似乎,写作之业,实为对金钱诅咒之业:任何一个作家,一旦为挣钱而写作,他的写作就会陷入一塌糊涂的境地。最伟大的作家所写出的最杰出的作品,一概属于这样的时候:此时,他们的写作一无所获或只有一点点报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那句西班牙谚语甚为妥帖:“名誉和金钱并不装在同一个皮包里。”

之所以存在着人数众多的低劣作家,就在于有那么一些愚不可及的读者,他们急切地希望读那些只要变成铅字就行的东西:刊物杂志。多好的名字啊!在英语中,这个词①的含义是:终日劳役不知所终者。

回过头来,我们还可以概括出三种类型的著述者。首先,是那些不假思索而写作的人。他们凭记忆,凭回想,甚或直接凭其他人的书而写作。这种类型的人,是为数最多的。第二种,是那些边思索、边写作的人。他们思索是为了写作。这类人也极为常见。第三种,是那种在写作前周密思索的人。他们之所以写作,就在于他们曾经有所思索。这类人如凤毛麟角。

即便在这最后一种著述者中,即那种在着手写作之前深思熟虑的著述者中,也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对主题本身有所思索。其他的人只思考书本,即只思考其他人对此主题说了些什么。即是说,他们为了真正思考起来,急需他人提出的观点,为自己提供接近主题本身的有力刺激。于是,他人的观点,就成为自己直接的题目,所以他们总是受这些观点的影响,结果根本就不会达到真正的创造性。相反,我们上边提及的那一少部分人,是由主题本身的刺激而思索的,因而他们的思索直接面对着主题本身。只有在这类著述者中,我们才会发现那些功名永垂、经世不衰的高手。

唯有那些凭自身思索而写作的作者的著述才值得一读。

一本书,不过是作者思想之再生。这些思想的价值,一力面,是在于它们的质料,即他所思考的是什么东西;另一方面,还在于它们的形式,即他处理质料的方式,或说他以什么方式来思考这些东西。

一本书究竟思考什么,这是纷纭繁复的。它给书本赐予无尽的良机。这包括所有经验的质料,即任何实际存在的历史事件和物理事件都可纳入一本书的内容。决定性的独特性质一般都是由客体①决定的,因此,无论一本书的作者是谁,这本书的客体本身就会使其成为影响重大的书籍。

就一本书叙述的方式看,决定性的独特性质一般都是由主体②决定。这本书的主题可能所有人都熟谙或知晓,但是,包容这些主题的形式,即思想的表述方式,却在此举足轻重,决定该书的价值。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主体。所以,假如这本书本身被称道为举世难匹、令人仰慕,那么,其作者也会受此盛誉。由此看来,假如这部书归之于其内容的东西越微不足道(即便这些内容众人皆知、广泛使用),那么,这本值得一读的书,其作者的名气就会越大。例如,我们只要看一看三部伟大的希腊悲剧③就明白了,它们写的是同一内容。

因此,当一本书声名大噪时,你应当断然确定,它究竟是凭借它的内容还是凭借它的形式。芸芸众生更热衷于内容,而不是形式。在面对诗歌类的作品中,他们以最荒诞可笑的行径表现出了这种倾向。在这里,他们竭尽全力拼命地追踪真实事件或个人境遇这些完全是偶然出现于作品的东西,而这的确比作品本身更能引发他们的兴趣。所以,他们与其说是读歌德的书,还不如说是在打探歌德本人,与其说是在研究《浮士德》这部著述,还不如说是一本正经地在钻浮士德神话传说的牛角尖。这种轻视形式而对质料的偏爱,就像一个面对美丽诱人的伊斯特拉坎①花瓶的家伙,为了对土坯的质地进行化学分析,而忽视其形式和彩绘的魅力。P24-28

序言

读书,自古迄今被有识之士视为毕生的追求和理想。读书可以使人通情达理,知耻向善。读书不仅积蓄知识,更是精神历练。历代经典作家,不仅勤于读书,还乐于谈书——他们不仅是“读书家”,往往还是“谈书家”。

本书精选中外18位经典作家的22篇谈书与读书的文章,以飨读者。为了使你在阅读前对本书有个大概了解,我先就本书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本书分为两部分,即“外国篇”和“中国篇”。在第一部分“外国篇”里,选入了12位外国作家的相关文章——英、法、德、美都有,从16世纪的培根和蒙田,到20世纪的奥登和毛姆,还有日本近代大学者福泽谕吉——他们有的是哲学家(如培根和叔本华),有的是散文家(如蒙田和兰姆),有的是小说家(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毛姆),有的是批评家(如罗斯金和阿兰),有的是传记作家(如莫洛亚),有的则是教育家(如爱默生和福泽谕吉),而在本书中,他们都作为“读书家”出现在你面前。他们谈到的有些书,也许你并不熟悉。但这不要紧。他们谈到的读书目的并不一致:有的是谈为做人而读书、有的是谈为做学问而读书、有的则是谈为读书而读书。但这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们的读书经验和读书方法,因为不管您读书是为做人,或是为做学问,还是为读书而读书,只要你是认真的,我想,就一定会从他们的读书经验中获益。

同样,在第二部分“中国篇”里,选入的6位中国作家——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林语堂、梁实秋——也将为您提供宝贵的读书经验。同样,他们对读书的目的、读什么书以及如何读书等问题,看法也不一致,如:梁启超主张“趣味主义”、胡适提倡“博学精读”、鲁迅强调“多看外国书”、林语堂则推崇“自由看书”。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皆为饱学之士,他们的读书成果可谓大矣!就凭这一点,我想,他们的读书经验也值得你玩味、值得你思考吧?

人称读书有三境界: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寒窗苦读;第二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冥思苦想;第三境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首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即:豁然开朗。这是求知的三阶段,其实也是感悟人生的三阶段。那么,你呢?是正在“独上高楼”呢,还是正“为伊消得人憔悴”?抑或,正“回首蓦见”?不过,无论你身处哪一境,本书中的这些经典作家,我敢保证,都是你的良师益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典作家谈书与读书/经典作家如是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文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08584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36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