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心理学知识的通俗趣味读物,收录了最著名的90余个心理学实验,涉及心理学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实验,你会知道,人们行为背后是受到一些奇妙的心理规律所支配的;你也会发现,生活中那么多的道理都是有据可依的。

阅读本书,既可以得到心理的愉悦,了解到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解各种心理现象,也可以品味到许多生活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你能将这些心理学法则铭记于心,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身心健康、提高智能、激发潜能、洞察人性、影响他人等方面,做到更加游刃有余,心想事成。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心理学实验,让你清楚地看到人在特定情境脉络中的好恶、恐惧、顺从、怯懦等心理特质,从而帮助我们梳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忽略的行为背后复杂微妙的心理因素,使我们能更加清楚地检视自我、了解他人。

目录

一 对身心健康富有启迪的心理学实验

 心情不好,身体就容易得病——坏情绪实验

 心里憋屈,一定要说出来——宣泄实验

 “爱”,从皮肤传到心里——皮肤饥饿实验

 尝尝“酸葡萄”和“甜柠檬”吧——自我安慰实验

 下班了,别把坏情绪带回家——情绪感染实验

 没有那么多人注意你——探照灯效应实验

 福建南平血案的背后——挫折实验

 手边有刀,就更容易杀人——武器效应实验

 表情可以左右你的心情——具身化效应实验

 是什么诱发你吃过多的食物——进食实验

 别以为大学生就一定能找到工作——期望与失望实验

 肚子疼的时候,你高兴得起来吗?——生物状态实验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装修房子——环境实验

 为什么一看到麦当劳就开心——条件反射实验

 员工的心情也是生产力——心情影响行为实验

 “非典”期间,为啥没得病也郁闷——感觉剥夺实验

 水能洗掉“心里”的罪恶吗——水心理实验

二 对提高智能富有启迪的心理学实验

 开车时为啥不能打手机——注意选择性实验

 你一次能记住多少事——记忆组块实验

 学完知识,要赶紧“夯实”——及时温习实验

 听、说、读、写,一样也不能少——感官协同实验

 灵感靠“等”不靠“催”——酝酿灵感实验

 说一说,理解就更深了——思维外化实验

 为何看外国电影能促进学外语——自我参照效应实验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思维定势实验

 何必一下子干到底——紫格尼克效应实验

 手机的功能越多越好吗——选择适度实验

 你能想出曲别针有几种用途——功能固着实验

 你的眼睛经常会欺骗你——有限理性实验

 自己掷的骰子就比别人更准吗——控制错觉实验

三 对激发潜能富有启迪的心理学实验

 砌砖,还是盖大教堂——成就动机实验

 马拉松冠军的秘密——可见目标实验

 “我就知道我做不成”——自我妨碍实验

 朋友当了官,为啥就疏远你了——角色认同实验

 有人在场,你会更来劲吗——社会促进实验

 我们90%的行为都是习惯——习惯实验

 怎样促使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普雷马克实验

 新兵投弹为什么会投到自己身边——恐惧实验

 选定了,就别再反复琢磨一瓦伦达心态实验

 为什么非要等到最后一天才交作业——最后通牒实验

 “放长线钓大鱼”的耐心——延迟满足实验

 为什么有人会“破罐子破摔”——习得性无助实验

 想像可以增加熟练程度——想像投篮实验

 “我怎么总是怀才不遇呢”——拔高自己实验

 为什么我们都爱坐曾坐过的位子一定位效应实验

四 对洞察人性富有启迪的心理学实验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一尊重需求实验

 小沈阳为何感激赵本山——互惠实验

 杰克逊死了,歌迷为何要自杀——光环效应实验

 权力必须受到相对制约—一权力膨胀实验

 骗子为啥要找“托”——从众实验

 周围人是你的“染缸”——邻近效应实验

 我们为啥相信“全国牙防组”——权威效应实验

 你的名气价值百万——名入效应实验

 獐头鼠目就一定是坏人吗一容貌实验

 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个人空间实验

 挑不出毛病的人不可爱——小缺点实验

 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竞争优势效应实验

 最初打下烙印,最后留下余韵——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实验

 北方的郭德纲与南方的周立波——刻板印象实验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逆反心理实验

 “我还能用谁的心去体会”——投射效应实验

 克林顿在莱温斯基案中为何爱摸鼻子——身体语言实验

 流言的心理暗示效应——传播扭曲实验

 当心破坏行为的“星星之火”——破窗效应实验

 路见不平,是否“出手”——冷漠旁观实验

 谁规定“男儿有泪不轻弹”——性别角色实验

 有谁不是“骗子”——谎言实验

 我国为何要培养女航天员——异性效应实验

 饭店装修成什么颜色生意好一色彩实验

 明星为何要设计签名——笔迹实验

五 对影响他人富有启迪的心理学实验

 赵本山怎样把范伟忽悠瘸了——心理暗示实验

 “你一定会有出息”——罗森塔尔实验

 “那个喜欢我的人很可爱……”——互悦实验

 涨工资了,为什么员工还要走——德西实验

 “您穿上试试,不买也没关系”——登门槛效应实验

 “王婆卖瓜”还是“自暴家丑”——单面和双面宣传实验

 煽情,还是不煽情——情感与理性宣传实验

 业绩不理想,差哪了——反馈效应实验

 “中奖了要请客哦”——好心情实验

 说了不做,自打嘴巴——承诺效应实验

 怎样把敌人变成朋友——凝聚力实验

 为什么人们能接受不断高涨的房价——大小刺激实验

 宁让人惊喜,不让人失望——欲扬先抑实验

 人管人不如制度管人——团队公约实验

 为何生产效率提高了——社会懈怠实验

 给员工一点自主性——自主控制实验

 北京奥运会的场地优势——主场优势实验

 搬走会议室的椅子——站着开会实验

 夫妻相是怎样形成的——变色龙实验

 谈恋爱,就带她去玩“过山车”——危桥约会实验

 用“美食计”征服他——美食实验

试读章节

心情不好,身体就容易得病

坏情绪实验

心理实验

医学心理学家曾用狗做了一个嫉妒隋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的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结果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面隋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心理规律

这个实验证明了: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面的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容易产生身心疾病。

生活启示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都带有情感色彩: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会感到喜悦;失去珍贵的东西时,会感到惋惜;如果愿望一再受妨碍而达不到,则会失望甚至愤怒;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感到局促不安甚或产生恐惧……这些喜悦、悲哀、愤怒、恐惧等情绪活动,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的情绪中心与免疫系统有直接的关联。健康的情绪能帮助人们抵抗感染和流感,依靠健康的心态战胜疾病的例子屡见不鲜;相反,恐惧、害怕、绝望等消极情绪则会让病情恶化得更快,甚至导致人的死亡。就是说,积极的情绪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强免疫力,提高工作的强度和效率,使人健康、长寿;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人精神颓废,对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甚至会造成身体状况的恶化。

这从生理上是可以解释的。无论是思考问题或想任何事情时,人的大脑里都会分泌出一种“荷尔蒙”——联结身心的化学物质。当人想好事、想高兴的事时,大脑会分泌出叫B—内啡肽的荷尔蒙;如果想悲痛的事、烦恼的事,大脑就会分泌出一种有毒的荷尔蒙——去甲肾上腺素。B—内啡肽荷尔蒙能提高体内的免疫力,防御疾病,还能引导出想像力,增加记忆力;而有毒的荷尔蒙则会使人生病,降低人的免疫力。

在现实生活中,情绪影响健康的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

许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长期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中,会出现神经衰弱的各种症状,比如烦躁不安、精神倦怠、失眠多梦,以及心悸、胸闷、筋骨酸痛、四肢乏力、腰酸腿痛和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疾病。有的国外学者研究了405个重病患者,发现其中有292人(占总数的72%)有过早年的情绪危机,而正常人只有。10%有过类似的情感创伤。这证明了长期的消极情绪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巨大的危害。

相反,积极的情绪则有天然的抗病能力,可能使我们奇迹般地保持和恢复健康。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诺曼·卡滋斯教授在40多岁时患上了胶原病,医生告诉他,这种病康复的可能性是五百分之一。在医生的劝告下,他经常看看滑稽有趣的文娱体育节目,此外,他还有意识地和家人经常开开玩笑。一年后,医生再对他进行血沉检查,发现血沉降低了5个小数点。两年后,他身上的胶原病完全消失了。

为此,他撰写了一本书,叫《五百分之一的奇迹》。他在书中说:“……如果消极情绪能引起肉体的消极化学反应的话,那么积极向上的情绪则可以引起积极的化学反应……爱、希望、信仰、笑、信赖、对生的渴望等,也具有医疗价值。”

既然情绪对我们的健康有如此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培养积极的情绪,避免消极的情绪呢?

(1)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  我们要设法增加生活的情趣,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这样,即使偶尔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至于发生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研究发现,增加令人愉快的体验,可以减弱消极情绪状态,提高A型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反应水平。

(2)学习从光明的一面去观察事物。

很多从表面看是令人生气或悲伤的事件,如果换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常可发现一些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

(3)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

没有人生的追求,人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在学习和工作中无所适从,情绪也会很消极。有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并积极地为之奋斗,人就会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进而会产生积极的情绪。

(4)积极参与社会交往。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多与人交往,既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可以体现自我价值。研究证明,社会交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又会使人们更积极地与人交往、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应对突发事件,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5)培养幽默感。

幽默感常常可以使比较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研究发现,在问题面前,那些经常运用幽默作为应对机制的人,健康问题比较少;而那些经常哭丧个脸应对问题的人,健康问题就比较多。P2-4

序言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与心理学息息相关。心理学不仅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学的科学领域已深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心理学。

作为科学的心理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是却有很长久的过去。几千年前,人们就把心理学作为一种考虑或者一种追求了。公元前6世纪,古代的中国人和古希腊人对心理问题的探究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不过,他们的研究仅仅是学者对某些心理现象的思考,没有客观的、科学的、可以重复的实验作为证据。

实际上,心理学长久以来都被归于哲学领域,最早的心理学家也是哲学家。直到19世纪晚期,有位名叫冯德的人希望通过测量计算,找出心理规律的真凭实据。他设立了一个配备有各式仪器的实验室,并且开始进行测量——般认为,以科学为本的心理学就此出现。

心理实验能够让人在特定情境脉络中,清楚地看到喜爱、恐惧、顺从、怯懦等心理作用。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因为生活的忙乱而忽略了行为背后复杂微妙的心理因素。而心理实验凸显了影响人们行为的那些心理因素,使我们更能清楚检视、了解自我。

100多年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电子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的实验装置和测量仪器日益精密,从而使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在客观性和准确性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现在,实验的方法不仅用来研究心理过程,而且用来研究个性和意识,甚至用于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研究心理实验方法的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实验心理学也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心理学发展到今天,所争论的问题已不再是实验方法对心理学的研究是否适用,而是如何使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更加完善,如何用实验室中发现的心理学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心理学这门神奇的学科,可以让你理解世间万象的本质,看透人生的真谛。也许你想学习心理学知识,但是大部头的教材却让你望而生畏;也许你想了解心理学实验,但是数据、符号和公式却让你只能退避三合;也许你想找到一本让你在轻松阅读中了解心理学知识、洞穿近现代心理学发展轨迹,揭示人类行为背后心理秘密的书,那么,本书正符合你的需要。

本书是一本心理学知识的通俗趣味读物,收录了最著名的90余个心理学实验,涉及心理学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实验,你会知道,人们行为背后是受到一些奇妙的心理规律所支配的;你也会发现,生活中那么多的道理都是有据可依的。

阅读本书,既可以得到心理的愉悦,了解到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解各种心理现象,也可以品味到许多生活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你能将这些心理学法则铭记于心,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身心健康、提高智能、激发潜能、洞察人性、影响他人等方面,做到更加游刃有余,心想事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5727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