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鲁迅面对面(精)/百家小集
内容
试读章节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社会大危机、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空前活跃,也空前混乱的时代。每一个人关心时事,喜欢思考的人,都充满了焦虑,困惑和迷茫。如何认识当下中国社会,怎样把握中国的未来发展,即“中国向何处去”,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办”都成了回避不了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能限于空谈,也不能一味发牢骚,在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对历史与现实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的思想理论资源。鲁迅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显示出它的特殊意义和价值。这些年我一直带着这些现实问题,去重读鲁迅著作,突然发现鲁迅的许多精彩论述,让我眼前一亮,茅塞顿开,引发了许多思考。下面就具体地谈谈我的学习心得,和诸位分享。大概有七个问题。

一、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鲁迅在《随感录五十四》(收入《鲁迅全集》第一卷《热风》)里,有这样一个概括:“中国社会的状况,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我由此想到了当下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十世纪缩在一时”了。具体地说,中国的西部地区很多地方还处于“前现代社会”;西部地区的部分地方,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大部分都进入了“现代社会”;而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就已经是“后现代社会”了。这是就整体而言,在每一个地区内部,又都存在着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差异。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地区差异巨大、发展不平衡,各种社会形态“摩肩挨背的存在”的大国,这就构成了我们的基本国情。

我由此而联想到三个问题。

如何认识中国社会?我经常对关心中国的外国朋友说:仅仅从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发展来认识中国,是片面的,它会遮蔽许多中国的真实问题;你们必须深入到中国的社会底层,穷乡僻壤。那里才有更真实的中国。我也对中国的大学生们说,你们必须到农村去,到还在点松油片,推独轮车的地方去,当你亲身体会到,中国的农民、老百姓,他们是“多么的苦,又多么的好”时,你就真正懂得中国了,而且也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怎样确定中国的发展道路?必须以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样一个基本国情作为前提,针对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问题,寻求不同的发展道路、方法和速度,切忌“一刀切”和“一窝蜂”,而这恰恰是当下中国发展的最大问题。这不仅是中国各级政府的问题,也关系到民间志愿者支农运动的发展方向,我经常对他们说,不要以为你们去支农就一定给农民带来好处,如果脱离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乱来一气,说不定会帮倒忙。

也许是更重要的,我们在思考中国问题时,也必须以其发展不平衡性为前提,采取更为复杂的态度。我多次讲到自己的一次尴尬遭遇:我在北京书房里,站在后现代的立场,对贵州发展中少数民族语言的丧失问题,忧心如焚,于是特地跑到贵州各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出“拯救民族语言”的呼吁。结果收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现在最关心的,是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懂得民族语言,并不能帮助我找到工作;首先我要懂汉语,而且最好能精通英语。因此,我想请教钱教授:要如何才能学好英语?”我的尴尬并不在我的呼吁不正确,而是我把问题简单化了,没有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在寻求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复杂性;更成问题的是,我的那种想当然的居高临下的“拯救”姿态,而不是和少数民族兄弟一起共同面对真实存在的问题。我由此得到的更大启示是,我们在处理中国的思想问题,倡导各种思潮时,也必须考虑到这种不平衡性,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会遇到不同问题的。我自己就发现,我的具有强烈启蒙主义色彩的演讲,在不同地区的听众中,是会有不同反响的。前些年,我到西北地区讲“五四”的科学与民主传统,受到了空前的欢迎,现场气氛之热烈,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的类似场景。但我在北京讲科学、民主,听众的反应就要冷静得多,他们常常会从后现代的问题出发,对科学主义、民主万能,以至启蒙主义本身提出质疑。在我看来,西北和北京地区的学生的不同反应,都真实地反映了他们所面对的不同问题和思想欲求,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在思考、言说、处理启蒙主义,及与之相关的科学、民主之类的命题时,必须采取更为复杂的态度。我后来选择了“既坚持又质疑启蒙主义”的立场,就和这样的中国国情有关。

P2-5

目录

辑一 与鲁迅面对面

 活在当下中国的鲁迅

 在高中与鲁迅相遇的意义——王广杰主编《在高中与鲁迅相遇》序

辑二 给生命以意义

 给生命以意义——谈“静悄悄的存在变革”

 青年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需要这样的反思和试验——区纪复《愈少愈自由——盐寮乐修二十年》序

 寻找城市的根,重建城市与乡村、自然的联结——读“留城青年故事”的感想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自觉——《平民教育人文读本》总序

 如何建立“文化身份自信”—— 给“新农民工”的一封信

 最适合坚守的人—— 读田帅军的《这里,有我!》

辑三 坚守知识分子的本分

 寻找共同底线,坚守知识分子本分——在秦晖《共同的底线》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保卫探索真理的权利——在《国士——牟宜之传》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不可遗忘的历史——我读《告别未名湖——北大老五届行迹》

 “他山之石”引发的思考

 赞“胡说八道老来风”——在《林鹏随笔》出版座谈暨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序言

这是一本十来万字的小书,是我正襟危坐的学术著作之外的“胡思乱想,胡说八道”,是为“退思录”之七,主要写于二。一三年。因为过于杂乱,现在要编辑成书,就勉强归归类,以显示无序中的有序。

“与鲁迅面对面”,这一直是我的生命、写作的出发点。我始终觉得鲁迅就在身边,和我、我们一起观察、思考、评论当代中国。我总是从鲁迅那里得到启发,然后,接着往下讲。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讨论: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国情?怎样看待中国的改革?如何对待“民族主义”?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还有,“中学生与鲁迅相遇的意义”……

“给生命以意义”,是我和当代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新一代打工者)的对话。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问题的讨论:如何才能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在未来四五十年间青年将面对怎样的世界和问题?二是现实问题的探讨:志愿者中的“新生活运动”有怎样的意义与价值?怎样建立农民工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些都是二〇一三年在中国底层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却不被知识界所关注。我有幸接触到了,就有了新的思考与讨论。

在与青年对话的同时,还有和中小学教师的心得交流:在当下中国教育体制下,“坚守”教育的本分意义何在?如何“坚守”?

“坚守知识分子的本分”,集中了我对中国当下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与言说。年初提出“好人联合起来,做几件推动体制改革的好事”,这是我在二〇一二年提出要“在教育之外谈教育”以后的一个自觉的新努力。以后,又一再讨论知识分子的本职本分:关于“保卫探索真理的权利,继续为真理而斗争”,关于“寻找共同底线,理直而气不壮”,关于“见坏就上,见好就收” (这是秦晖先生的主张,我做了发挥);关于“要超越现实,更关注精神问题、人性问题”,关于“推动自下而上的民间社会改革,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等等。其中有深广的忧虑,不合时宜的提醒,更把自己“烧在里面”。知我者自会领悟,就不必多说了。

内容推荐

“百家小集”为系列小开本的思想随笔类图书,选取人文社科类学者或文化大碗为作者,但不排除有思想的作家随笔类文字。邀请不同知识背景和口味的人为主编,每人编一辑。《与鲁迅面对面(精)/百家小集》是著名人文学者、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的自选集,收入了他从1996年到2012年间谈论鲁迅及各种读书笔记、文化随笔十来篇,多是比较轻松的文字,可读性高,全书约10万字。

编辑推荐

《与鲁迅面对面(精)/百家小集》为钱理群教授发表“向学术界告别,向青年告别”以后的最新文章结集,是钱理群正襟危坐的学术著作之外的“胡思乱想,胡说八道”,是为“退思录”之七。全书纵论鲁迅与当代中国、青年志愿者、中学语文教育创新、农民工、知识分子本分等问题。《与鲁迅面对面(精)/百家小集》体现了钱理群深广的忧虑,不合时宜的提醒,把自己“烧在里面”的解剖,以鲁迅为原点重新思考当代中国的命运与未来,力图超越现实,呼唤生命的意义,坚守知识分子的本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鲁迅面对面(精)/百家小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理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099255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4313436
中图分类号 K825.6-53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