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数字平台企业反垄断救济新论(精)/法律与科技译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体系化地收录了赫伯特·霍温坎普教授近年来独立发表的与互联网平台企业反垄断相关的文章,正文包括四篇重磅级的学术论文。第一篇《反垄断与平台垄断》是霍温坎普教授近年来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垄断问题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作者通过缜密分析,强有力地回击了美国反垄断法学术界目前风头正盛的“互联网企业拆分说”,并提出了新的平台垄断救济方案。第二篇《数字聚合市场》是对第一篇论文中有关互联网平台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可能处于“数字聚合市场”这一理论的进一步细化,在逻辑上可以被认为是对前文的论证补充与拓展。第三篇《平台与合理原则:评美国运通案》通过对在美国平台反垄断案例法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运通案的评述,阐述了作者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篇《反垄断与信息技术》主要分析了竞争政策与信息技术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附录包括一篇学术咨询意见和三篇短评。 作者简介 赫伯特·霍温坎普(Herbert Hovenkamp),宾夕法尼亚大学凯里法学院詹姆斯·G.迪南校聘讲席教授,被视为当今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反垄断法学者之一。霍温坎普教授于2008年因其对反垄断法的杰出贡献,获得美国司法部授予的以第一部反垄断法《谢尔曼法》命名的“约翰·谢尔曼奖”。他还是美国被援引次数最多的反垄断法教材《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的唯一在世合著作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的重大反垄断案件中,原告或被告均会援引其理论或意见作为重要辩护依据。 目录 中文版序 赫伯特霍温坎普 译序一 王先林 译序二 李中衡 反垄断与平台垄断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字平台企业的垄断问题 第三节 对享有支配地位的平台企业的反垄断救济措施 第四节 平台收购 第五节 结论 数字聚合市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聚合市场中的反垄断案件 第三节 网络效应与聚合市场 第四节 聚合市场与市场力量的直接证据 第五节 结论,以及对于救济方式的警示 平台与合理原则:评美国运通案 第一节 引言:双边平台企业反垄断 第二节 最高法院所审理的运通案 第三节 观察:对平台排除竞争的行为适用合理原则 第四节 结论 反垄断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字技术与市场力量 第三节 数字技术与消费者的选择:谷歌搜索 第四节 数字化、成本结构与结论:电子书反垄断案 第五节 网络中立性 第六节 反垄断与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 第七节 结论 附录一 关于美国国会众议院对于数字市场竞争质询的陈述 附录二 三篇短评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数字平台企业反垄断救济新论(精)/法律与科技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赫伯特·霍温坎普 |
| 译者 | 译者:李中衡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2147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2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3-06-01 |
| 首版时间 | 2023-06-01 |
| 印刷时间 | 2023-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02 |
| CIP核字 | 2023069698 |
| 中图分类号 | D971.222.9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6 |
| 宽 | 154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