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在烦恼什么呢(跟阿德勒学超越自我)
内容
内容推荐
《你在烦恼什么呢:跟阿德勒学超越自我》是一本帮助读者合理控制情绪、保持自我的书。
你在烦恼什么呢?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自己的“不幸”。失望发生的时刻,才是我们真正面对生活的时刻,成长意味着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加深。
如何找到我们真正的生活价值所在、工作价值所在,如何真正找到自己的需要、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意义,《你在烦恼什么呢:跟阿德勒学超越自我》教你用“看见真正的自己”重构生活、获得幸福。
目录
Part 1 勇于改变——自卑与超越
自卑到骨子里的人,也可以成为一道光
寒风里站了很久,为什么没人帮我?
比内卷更可怕的,是自我内耗
躲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我该怎么样接纳自己?
正确的自我反思,会让你找到前行的方向
Part 2 勇于面对——个体自由与整体归属感
今晚夜色真美,为什么我只适合刺猹?
比起孤独,为什么更害怕与人交往的累?
学会接纳,换季的并不只有水果和气温
摆脱塑料情谊,把心里的垃圾倒一倒
你是否也经历过“压垮情绪”的“错误感知”?
打开神秘的黑盒子,解锁爱自己的正确方式
Part 3 勇于被讨厌——做自己的主人
不要被拽进emo的黑洞
健康关系的前提,是尊重自己
我们都是普通人,应该有被讨厌的勇气
尽管犯错不完美,自己仍是有价值的个体
放弃没有回馈的爱,是一种更大的勇敢
Part 4 勇于奉献——我们终将学会与自己的多重人格合作
在失去的巨大废墟前,你需要重建新的生活
学会去爱,但不要去爱不爱自己的人
勇气是最好的止痛药
两个人之间最深的感情不是“我爱你”,而是“我懂你”
从小事中挖掘生活的美好
Part 5 勇于活在当下——太追求快乐反而会让自己不快乐
专注于当下!我们都需要完成自我认同
清醒、自律、知进退,你会成为更好的人
不要因为害怕选错,就不敢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逆境面前,选择去做一位攀登者
阅读,让我们看到更远的世界
后记 构建自己的宇宙,并且热爱它
导语
在疫情蔓延的当下,内心的强大是我们必须要拥有的铠甲,它会化为我们的勇气,让我们做自己的治愈者,学会感知这个世界和我们共鸣的珍贵瞬间。
本书作者从个人情绪控制入手,带你分析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烦恼与迷茫,纠结与痛苦,给你温柔的安慰与解答。
语言温柔,配套插图,轻松了解,治愈你的烦恼,助你做一个内心强大、情绪稳定的人。
精彩页
自卑到骨子里的人,也可以成为一道光
TA说
小时候,因为没有任何零花钱,我好像失去了很多表达欲望的勇气。
我记得有一年夏天,我特别想吃冰淇淋,央求了妈妈很久才买了一支,谁知买了之后妈妈说我乱花钱,唠唠叨叨了半天,我当时觉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错。
从那以后,我不再吃任何零食,即使再想吃,我也会在心里克制自己。
我上中学的时候,被安排申请学校助学金。申请到之后,父母很高兴,内心极度自卑的我却努力躲着同学们的目光。似乎我注定要被贫困打败。
同时,那些经历也让我变得更加敏感。
容易焦虑,凡事谨小慎微,考虑问题悲观,总想着最坏的结果。
我总感觉自己没有社交和谈恋爱的资本,每次遇到喜欢的人,都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我不喜欢和别人分享我的生活,因为没有足够的阅历作为谈资;别人讨论的逛街、吃饭、旅游、购物都与我无关,因为我没有钱去实现那些在别人看来轻而易举的愿望。
我很在乎钱,把每一分钱都看得很重要,表现得甚至有些小气、刻薄。
虽然我在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努力攒钱让自己长大后活得更有底气,但和从小不缺钱的孩子相比,我很多时候一眼就能看穿自己的局促和自私。
因为这种性格,我怕以后看不到希望。我喜欢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细节,觉得风吹过树叶的景象很美,阳光照射在身上的感觉很温暖;有时会因为别人的一些小细节而开心或难受,这也许是因为我自己的顾虑太多,对别人的理解不够。我总是比较敏感,和别人相处会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烦恼。
我从小就害怕自己最终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挤在城市的缝隙里,找不到自己。
这些年来,我好像一直在负重前行。直到今天,我还时常沉浸在悲伤和无助中,在自我局限的枷锁中迷茫失措。生活的艰辛,精神的压力,很多无奈接踵而至。我像是一个在寒冷的冬夜独自越过大山的人,不断攀登,却好像永远看不到尽头。我已经很久没有和别人分享了,我似乎也失去了真诚庄重地表达欲望的能力。
25岁之后,我告别了忙碌的生活,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
一个人去丽江旅游,在大巴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在倒退。
去西藏,看虔诚的朝圣者,看着身边一张张善意的面孔,慢慢放下自己的敏感。
一路听着自己喜欢的歌,看到湖光云影变化,那一刻,轻松地剥离了我对生活的层层假设和幻想,变得恍然大悟:哎,原来我们需要的是简单和宁静。
一点点放下,不再让自卑阻挡我的人生。
穿过生命旅程的种种经历,像曾经走过那千千万万条道路一样。
我的生活会重新开始,我的人生旅程会重新开始。
虽然我总这样艰难前行,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幸好这样有用,不是吗?
幸运的是,在我即将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失望的时候,通过对自己人生的审视,我的心再次被唤醒。
想要 告 诉你们说
1.
阿德勒说:“自卑是人类的共同属性,是人类一切奋斗的根源,人人生来自卑。”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该如何找出自卑的起源,如何克服和超越自卑,从而发掘自己的资源和优势。
自卑是一种个体感到自我价值被贬低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当个人面临困难时,如果感到无力实现目标,对自己的条件和表现不满意,对自我存在的价值缺乏判断,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从心理学上讲,如果一个人持续自卑,TA就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很难认可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价值,甚至会产生抑郁或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自卑也会阻碍个体展现自己的真实能力。有了这种自卑心理,人会因为害怕挑战而不断选择逃避,从而陷入更深的负面评价,无法积极行动。
有自卑感的人会有更多的消极情绪,更容易对他人和事物感到厌烦、愤怒、悲伤和恐惧。
自卑会让我们退缩、胆怯,让我们在学习、事业、生活中无法有所进步和发展。
与自卑本身相比,自卑导致的认知扭曲对一个人的影响会更严重、更长久。
2.
自卑通常来自“和别人的比较”。一旦有了“我总是不如别人”的想法,人就会不自觉地觉得“全世界都是敌人”,于是TA便有了许许多多的“假想敌”,而与他人的竞争是一个人成为自己的巨大障碍。
想要克服自卑,就要从负向正、从下往上地努力,这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就是所谓的“追求优越性”。
当你发现自己无法达到理想状态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但是自卑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有时它可以促进人的努力和成长,比如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如果人没有这种勇气,TA就会处于一种以“自卑”为借口的状态,总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更好的东西。
我们很容易被困在自己的茧里,无法勇敢地表达自己。
3.
个体心理学的一个基本信条是,一切心理现象都是朝向某一特定目标而做的准备,而这种准备就是我们的愿望。即使是内心特别自卑的人,也一定有自己的愿望要实现,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会把愿望压抑在心里。
社会责任的形成是以合作关系为基础的。人一旦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在烦恼什么呢(跟阿德勒学超越自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易小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43277
开本 32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23-09-01
首版时间 2023-09-01
印刷时间 202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282
CIP核字 2023158061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