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原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 |
| 内容 |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郑州至洛阳为中心的中原核心区,包括环嵩山分布的古伊洛-黄河流域以及淮河上游的诸多水系,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出发探讨早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过程。基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本书将中原核心区划分为八个不同的小区域作为基本的研究单元,详细讨论各自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和聚落形态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整合。研究表明,区域之间的文化与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和不同步的特点,仰韶文化以来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不断涌入中原,并在局部地区率先产生影响,进而带动整个中原社会的变革,社会发展重心也在区域间转换。诸多文明要素在区域性人口集中的早期城市化过程中不断涌现,最终促成了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形成。本书为深入理解中原早期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目录 序一(i) 序二(i) 第一章绪论(1) 一、 研究范围(1) 二、 研究简史(2) 三、 已有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7) (一) 已有的研究成果(7) (二) 存在的问题(10) 四、 研究方法(11) (一) 现有的研究方法(11) (二) 本项研究的方法和目标(13) 第二章地理地貌和区域划分(14) 一、 中原核心区的地理地貌(14) 二、 小区域的划分和地理概况(17) (一) 黄河流域(17) (二) 黄淮流域(24) 第三章考古学文化谱系与编年(30) 第一节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各地的考古学文化谱系(30) 一、 中原各地仰韶文化的分期(30) (一) 黄河流域(30) (二) 黄淮流域(45) 二、 中原各地仰韶文化的总时空框架(54) (一) 仰韶文化前期(54) (二) 仰韶文化早期(55) (三) 仰韶文化中期(55) (四) 仰韶文化晚期(56) 三、 中原各地仰韶文化的区域性差异(60) (一) 仰韶文化前期(60) (二) 仰韶文化早期(61) (三) 仰韶文化中期(62) (四) 仰韶文化晚期(65) 四、 小结(67) 第二节龙山时代中原各地的考古学文化谱系(68) 一、 中原各地龙山文化的分期(68) (一) 黄河流域(68) (二) 黄淮流域(88) 二、 中原各地龙山文化的总体时空框架(106) 三、 中原各地龙山文化的年代(109) (一) 中原各地龙山文化早期遗存的年代(109) (二) 中原各地龙山文化的年代下限(112) 四、 中原各地龙山文化的区域性差异(116) (一) 龙山文化早期(116) (二) 龙山文化晚期(117) 五、 小结(124) 第三节二里头文化早期中原各地的考古学文化谱系(125) 一、 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与典型遗址“新砦类遗存”的分期(125) (一)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的分期(125) (二) 典型遗址“新砦类遗存”的分期(134) 二、 中原核心区“新砦类遗存”与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的分期(142) (一) 洛阳盆地(142) (二) 洛河中游地区(147) (三) 伊河流域(149) (四) 涧河流域(153) (五) 济源盆地(155) (六) 郑州地区(156) (七) 颍河中上游地区(161) (八) 沙汝河流域(165) 三、 中原各地“新砦类遗存”与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的综合分期与编年(171) (一) 相对年代的讨论(173) (二) 绝对年代的讨论(177) 四、 中原核心区二里头文化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谱系与 区域文化互动(183) (一) “新砦类遗存”早段(183) (二) “新砦类遗存”晚段与二里头文化一期早段(184) (三) 中原地区龙山向二里头文化转变的考古学文化谱系重构(187) 第四节区域间的互动与融合:中原核心区文明形成过程中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特征(191) 第四章聚落形态(195) 第一节研究方法(195) 一、 层次划分(195) 二、 研究内容(196) 三、 聚落形态“共时性”的确立(198) 第二节区域聚落形态(199) 一、 洛阳盆地(199) 二、 郑州地区(213) 三、 颍河中上游地区(230) 四、 洛河中游地区(249) 五、 伊河流域(257) 六、 沙颍河冲积平原(266) 七、 小结:宏观聚落形态反映的中原核心区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273) (一) 人口规模的变化(273) (二) 区域社会复杂化的进程(276) (三) 社会发展重心的移动(280) 第三节单个聚落形态(282) 一、 单个聚落布局的考察(282) (一) 仰韶文化早中期(282) (二) 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284) (三) 龙山文化晚期(293) (四) 二里头文化时期(308) 二、 聚落内部遗迹现象的考察(318) (一) 仰韶文化早中期(318) (二) 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早期(327) (三) 龙山文化晚期(344) (四) 二里头文化时期(363) 三、 小结:单个聚落形态演变所见中原核心区早期社会复杂化的趋势(394) 第五章结语(399) 一、 中原核心区的文化演进和社会复杂化过程的宏观架构(400) 二、 中原核心区文化演进与社会复杂化过程的特点(405) 三、 促成中原核心区文明和早期国家产生的各类因素的评估(407) 四、 中原地区文明和早期国家起源的特殊模式及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长远影响(409) 参考文献(411) 后记(430)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原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海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99271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5-14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2.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