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汤液经法图讲记(2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讲述中药五行属性与现行药性理论的关系、与中药临床功效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还原中药五行属性的方法,探讨了五行互含的可能内涵。
下篇为各论,详细论述并完整解析了34味属木的辛味中药、28味属火的咸味中药、26味属土的甘味中药、31味属金的酸味中药和31味属水的苦味中药的性效特点,加起来正好是150味中药。详细论述的是,这些中药的五行属性和主导药味是怎样确定的,基于什么样的功效药理依据,用了什么样的法象药理知识,为什么要将这味中药界定为酸咸兼有的金中火等。
作者简介
金锐,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专业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主任药师
职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师、信息药师
具有中药、西药联合培养教育背景
兼任职务
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成员
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药事管理、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科普专家
北京市中医局中药饮片骨干人才
北京市医管局/基层医疗机构处方点评中药专家组成员
《中南药学》青年编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审稿专家
光明网健康科普传播智库首批顾问专家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讲 什么是中药的五行属性?
第二讲 为什么要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
第三讲 中药的五行属性囊括了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浮沉的全部内涵
第四讲 对于中药性效传承演变可能路径的历史复盘
第五讲 中药的外在表现(形色气味)易改,内在本质(五行属性)难移
第六讲 怎样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和主导药味
第七讲 五行互含和复合药味:
第八讲 (木中水)还是(水中木)
第九讲 五行生克与五味配伍转化
第十讲 求同存异,把中药五行属性做成持续改进的知识体系
下篇 各论
味辛皆属木者三十四
第十一讲五行属木中药的代表,是发汗温经助阳的桂枝(木中木)
第十二讲肉桂(木中木)与桂枝(木中木)的相同与不同
第十三讲长于散肺的辛味药麻黄(木中木)
第十四讲长于泻脾的辛味药生姜和干姜(木中木)
第十五讲行气止痛的辛温药木香、香附、沉香和吴茱萸,是木中木
第十六讲化湿止吐泻的辛温药广藿香、砂仁和豆蔻,可能也都是木中木
第十七讲辛夷和细辛,药如其名(木中木)
第十八讲人血活血的当归和川芎,都是辛咸兼有(木中火)
第十九讲温燥祛痰散结的半夏和天南星(木中火),可能也是辛成咸兼有
第二十讲辛咸兼有的麝香和蟾酥,是温开的代表药(木中火)
第二十一讲醋制柴胡,是为了保留其辛酸之味(木中金)
第二十二讲解肌生津的葛根,可能是木中金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汤液经法图讲记(2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1432454
开本 16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23-11-01
首版时间 2023-11-01
印刷时间 202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712
CIP核字 2023179279
中图分类号 R289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