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时间之箭时间之环(地质时间发现中的神话和隐喻)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文化隐喻在科学理论的形成和检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以三位改变人们思想的英国地质学家及其作品:托马斯·伯内特《地球神圣理论》,詹姆斯·赫顿《地球理论》,查尔斯·莱尔《地质学原理》)中的隐喻为主线,探讨了时间的循环性(包括宇宙周期和重复现象)和方向性(地质事件作为历史的独特部分)问题,同时揭示了隐喻的深远影响,即激发了赫顿和莱尔对“深时”的发现。
由此,作者证明了科学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是与文化有机统一、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对于破除“科学迷信”“唯科学主义”这些错误观念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斯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对于斯蒂芬·杰·古尔德来说,他首先是个有趣的老顽童,然后才是一名世界著名的演化论科学家、古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和科学散文作家,正是这种对真理纯粹的追求,才使他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他和卡尔·萨根、理查德·道金斯都是享誉世界的反伪科学斗士,美国国会图书馆曾命名他为美国“活传奇人物”。《科学》杂志称古尔德是极少数可以不脸红地被称为“文艺复兴式人物”的科学知识分子之一,这指的是他文理双全,博学多才,为百科全书式的真正大师。许多美国生物学家都声称,是因为小时候读了古尔德的文章,才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深时的发现
深时
深时的神话
论二分法
时间之箭和时间之环
声明
第二章 托马斯·伯内特的时间战场
伯内特的卷首插图
教科书中的伯内特
科学与宗教的较量?
伯内特的方法论
历史的物理学
时间之箭,时间之环:冲突和解决
从时间之箭和时间之环看伯内特和斯泰诺作为智识伙伴
第三章 詹姆斯·赫顿的地球理论:没有历史的机器
描绘无尽的时间
赫顿的时间机器与深时的条件
赫顿传奇
赫顿反驳了他的传奇
必要循环的来源
赫顿悖论:或为什么深时的发现者否认历史
博尔赫斯的两难和赫顿的箴言
普莱费尔:特别的鲍斯韦尔
结论与前景展望
第四章 查尔斯·莱尔:时间之环的历史学家
鱼龙教授的案例
查尔斯·莱尔:自制纸板
莱尔修辞的胜利:对灾变论的误判
莱尔对时间之环的辩护
莱尔:时间之环的历史学家
莱尔世界观的部分揭秘
结语
第五章 边界
汉普顿的宝座和伯内特的卷首插图
时间之箭和时间之环更深的主题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时间之箭时间之环(地质时间发现中的神话和隐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斯蒂芬·杰·古尔德
译者 译者:刘年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62945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9
出版时间 2024-03-01
首版时间 2024-03-01
印刷时间 202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346
CIP核字 2024006522
中图分类号 P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6 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