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欧美学生必读名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机智、勇敢、喜爱冒险的哈克贝利·芬和善良、忠心的黑奴吉姆为了各自的自由向开罗进发,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一场场冒险,遇到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欢乐与惊险如影相伴,直到在萨利阿姨家与汤姆相遇……他们打算再次历险。

由马克·吐温编著、杨淑学编译的这本《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欧美学生必读名著丛书之一,由全美高级教师联盟,法国师范与教学研究会共同评定推出。

内容推荐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故事内容如下:

懵懂顽皮的农村少年哈克贝利·芬从收养自己的寡妇家中逃了出来,并遇到了从主人家逃出来的黑奴吉姆。两人为了躲避追捕,乘坐一条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途中险象环生,惊险不断。最终,哈克贝利·芬回到了朋友们中间,而吉姆也得到了自由。

试读章节

躲过了吉姆——汤姆·索亚强盗帮——抢劫杀人计划

沿着经过寡妇家园子的林中小路,我们蹑手蹑脚地向前走。树林里枝枝丫丫,我们不得不弯着腰,却还是不小心被树枝绊倒了,“啪”地一声摔在了地上,吓得只好一声不响地趴着不动。我抬头一看,这里正好是华珍小姐的厨房,华珍小姐的那个叫吉姆的大个子黑奴坐在门口,厨房里的灯光让我们把他看得一清二楚。他似乎也发现了我们,正伸长了耳朵在仔细地听着。他问:“谁呀?”

问了几声没人搭理,他轻手轻脚地朝我们走来,正好走到我和汤姆两人之间的空地上。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大气也不敢出,黑奴也没有出声,三个人就这样静静地待着。真见鬼,这时我的脚上不知什么地方开始痒得厉害,我不敢挠它;谁知道痒的地方越来越多,浑身都痒,而且越来越厉害,我快撑不下去了。这一回好像落下了病根,以后一紧张就会这样,比如说在很严肃的或是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的场合。现在我没有哪儿不发痒,想挠却又不能挠。还好,黑奴吉姆开了口,总算转移了我的注意力。

“快出来吧,别以为我看不见你。我知道该怎么对付你。快出来吧,我会一直等着。”

真倒霉,他竟然坐下了,差点还踩着我哩,这回我更不敢挠了,虽然从鼻子开始一阵阵痒得难受。好难熬呀,我觉得时间已经过了好几辈子了。吉姆却还坐着不动,后来竟然喘着粗气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这回好了,我可以放心地挠痒痒了。

汤姆这个机灵鬼向我轻轻地吹了声口哨,示意我们可以逃走了。于是我们开始行动。爬了一阵子,汤姆说他想玩个花样,把吉姆绑在他靠着睡的树上。我说不行,我担心他醒来会大声喊叫,这样我偷着出来的秘密就会被华珍小姐发现了。汤姆又出了个歪点子,他说想去厨房弄几根蜡烛,带的蜡烛太少了。我劝他他怎么也不听,我只好跟他进厨房拿了三根蜡烛,汤姆还放了五分钱算是付了费。,出来以后,我急着要跑,该死的汤姆又手膝并用地爬到吉姆身边待了有好一会儿。我心里又害怕又感到孤单,可是我拿汤姆没办法。

好一会儿汤姆回来了,我们顺着七拐八弯的路摸黑走到屋子那边的山顶上,那座山不高,但是很陡。路上汤姆吹嘘着他刚才的恶作剧。他说他把吉姆的帽子挂在树枝上,吉姆却没发现。说来好笑,后来吉姆把这件事编成了自己的传奇经历,在黑奴中赢得了不小的名声。黑奴们总喜欢在厨房炉灶旁边的黑暗处讲各种各样的鬼怪故事。吉姆说那天晚上有魔鬼作法,先把他弄迷糊了,又把他当马骑,后来把他放在树下,却把他的帽子挂在树上当作魔鬼的记号。他说魔鬼骑着他走遍了全州。第二次却说是骑到了新奥尔良。后来越讲地界就越大,最后大到整个世界,魔鬼还害得他背上长了疮。这件事把其他的黑奴都给镇住了,附近的黑奴都觉得吉姆是个大人物。吉姆一开口,他们就谁也不敢往下讲鬼故事了。那枚汤姆放在厨房里的五分硬币被吉姆穿上绳子挂在脖子上,说那是魔鬼特意给他留下的,能召来魔鬼,也能治所有的病,只要对它念念咒语。但吉姆从来没有念过。周围的黑奴为了能看一看那枚硬币,给了吉姆很多东西,但是看了又不敢摸,因为害怕魔鬼。这都是后来的事。

还是说说我们在山顶的事吧。我们站在那儿往下看,看到了山下又宽又长的河…,河水微微泛着波浪,河边的村子里闪着灯光,可能有人生病了。我们又往上看,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地发着亮光。我们走下山和兄弟们会合。他们躲在废弃的鞣皮工场里。那儿正好有一艘小船,我们就爬上去,顺着水流往下漂,到了能上岸的地方就上了岸。

在树丛里,我们开始了我们的秘密行动。汤姆是头儿,他说什么我们就跟着做什么。他要我们发誓不说出去,接着让我们摸着爬进一个隐蔽的山洞。山洞藏在几条小石道里,山口窄了点儿,进去以后就宽敞了。汤姆说:“我们成立强盗帮的地点就在这里,你们必须用自己的血签上名,每个人都要宣誓,强盗帮的名字就叫汤姆·索亚帮。”

我们都没意见。汤姆就把已经写在纸上的誓言告诉我们。誓言里说,我们必须严守秘密,效忠本帮,共同对付帮里每个兄弟的死敌,杀掉他们全家并在他们的胸口用刀划上十字,否则你就不能吃饭睡觉。这个十字就作为本帮的记号,如果别人用了,就要告他甚至杀掉他。万一帮里有人嘴巴不严,就要重重地处罚,除去他在帮里的名字,并割了他的喉咙,让他不能再说话。他被烧死以后的骨灰则要乱撒一气。我们也必须永远忘掉他。

大家都赞成这个誓言。汤姆得意地说那是他从一些海盗书和强盗书里抄的,还有一些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这是每一个帮派都应该有的。

P5-7

序言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导读

【美】杰克·威廉姆斯

(密西西比大学)

我为密西西比河上孕育出的那位小英雄而自豪,他就是哈克贝利·芬。

这个马克·吐温于1884年创造出的人物,就像汤姆·索亚一样,是我们美国人的典型代表。他们不但在思想里充满了自由、平等的观念,而且就像我们的祖先一样,是最富有想象力和冒险性格的美国人。

在1986年评出的美国历史上最负有盛名和影响力最大的十位作家中,马克·吐温名列第一位。这是人们对这位具有恢弘气度和民主襟怀的作家的最好的褒奖。就像所有的国家一样,我国也不可避免地经历过充满不信任和黑暗的可怕的历史时期。曾经有一段时期,小丑被当作英雄来被人拥戴和欢呼,善良和博爱则被嗤之以鼻。而让我们感到幸运的是,喜剧家马克·吐温就活跃在这个镀金时代,他曾经在一篇《败坏了哈彻莱堡》的文中写道:“你们忏悔吧!不然你们就将堕入地狱或哈彻莱堡;奉劝诸君好自为之,努力争取堕入地狱为妙。”

难以想象,这个诙谐而友善并乐于自嘲的马克·吐温对野心勃勃的美国市镇及其名流阶层能有如此尖刻愤怒的遣责!这个人果真如此讨厌美国吗?从表面上看,他确实如此。他的《镀金时代》、他的那些为华人“猪仔”而呼吁的痛心疾首的文字,确实是写出了一个道义上处处捉襟见肘的美国。作家贝娄这样评价:“人们被告知他们生活在一个拓展疆域的日逐强盛的美国,可是在这嘹亮的赞美下面,马克·吐温笔触所到的美国现实——除了自然风光和为数不多的女性外,一切都看上去令人感到难以容忍,这样一个美国让我们感到羞耻。”

而一百多年后,美国人仍然把文学桂冠戴在马克·吐温头上,因为马克·吐温在嬉笑怒骂的同时确实写出了真正的美国形象,并描摹了这片新大陆上人性的曙光。在波光粼粼的密西西比河上,两个不同种族的孩童亲爱友好地旅行,这不正是后来的马丁·路德·金描绘出的诗意般的梦境吗?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可称为马克·吐温创作成熟期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它通过一个叫哈克贝利·芬的小男孩因为难以忍受刻板烦闷的生活,从而逃亡到了密西西比河上,恰巧与一个叫吉姆的黑人奴隶相遇,丛、此二人相助相随闯过了许多难关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黑人奴隶没有社会地位,甚至没有生命和财产保障的问题,表现出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仁慈的同情心。

哈克贝利·芬是一个流氓无赖酒鬼的孩子,自从住进了一个寡妇的家里,他就被迫去接受一系列的所谓上流社会的礼教和法规。这对一个崇尚自由和温情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难忍受的痛苦,于是他就抓住一个机会从那个地方出逃,来到了密西西比河上。哈克贝利·芬碰到黑人奴隶吉姆是一个巧合。吉姆因为不甘于终生做人家的奴仆,也刚刚从主人家里逃了出来。密西西比河上相遇后,二人就结伴前行,从此经历了一桩又一桩的险事,还碰到了那个在九年前就出现过的汤姆·索亚。

哈克贝利·芬是一个聪明、勇敢、正直、善良、深富同情心的孩子。虽然他的性格中有很多顽劣儿童的特征,比如爱搞恶作剧,爱撒谎等;但实际上,他的恶作剧只是孩子般的善意玩笑,而他的谎话在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自我卫护和保全他人的手段,他不曾有过真正要伤害别人或轻侮别人的意思。在与吉姆的不断交往中,哈克贝利·芬逐渐认识到了,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有人性美和尊严这两样东西,因此他对黑人的看法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最后还冒险把吉姆救了出来,帮助吉姆得到了自由。

吉姆是一个命运很凄苦的黑奴,在生活中,他不仅受到人们的鄙视和侮辱,还受到主人的压迫和虐待。这个不甘于受奴役的黑人从主人家逃出来之后一直东躲西藏,后来在与哈克贝利·芬的交往中,以正直善良、勇敢无畏、诚实热情、舍己为人等美好品行逐渐感化了本对黑人充满敌意的哈克贝利·芬,最后终于在哈克贝利·芬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

作为哈克贝利·芬和吉姆的陪衬人物,作者还在书中描写了一系列的反面人物,有国王和公爵,寡妇和她的女儿们,还有哈克贝利·芬的那个酒鬼父亲。这些人虽然或有权或有财或者干脆就是生活中的最底层人物,但他们却无一例外地对黑人奴隶充满了莫名的鄙视和轻侮。这与哈克贝利·芬比起来,与吉姆比起来,显示出了他们作为社会主体的保守、虚伪和世俗。

马克·吐温笔下的美国,是一个尘土飞扬、喧嚣并充满着可笑事物的世界,这个世界让我们如此着迷,得益于作家本人的幽默才华。美国人幽默恢弘的民族性格也得益于马克·吐温作品、演说的文学滋养,今天的每一个美国人都能即兴引用一两句马克·吐温的妙语。

正如你们看到的,美国在前进,在这行进的时代列车上,马克·吐温的智慧正在同我们共行。

有一次,马克·吐温搭乘夜间班车去芝加哥,他对车长说:我会在车上睡着,到站以后,不管我睡得多么沉,你也要把我弄醒;不管我如何大喊大叫,你也要把我扔下车去。尽管当时我会生气,但事后我会感激你的。

但是,半夜以后吐温醒来,发现芝加哥已过,他大光其火,找列车员交涉。“我这辈子从没有这样发过火!”吐温咆哮道。

那列车员毫不畏惧地看着气急败坏的吐温,说:“先生,跟那位在芝加哥被我扔下车的先生相比,你的火气实在算不了什么。”

和所有的美国人一样,我们祝愿马克·吐温的幽灵仍在与我们同行,因为这个人是如此令我们开心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欧美学生必读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马克·吐温
译者 杨淑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64547
开本 32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84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 13: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