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传承”系列讲坛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特色活动之一。2018年以来,北大文研院先后举办了五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邀请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26位北大学人,分享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本书即是这些讲述文稿的合集。这些学者,有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入学红楼的“老北大人”,有的是世纪之交走进燕园的“新青年”。他们既追忆前辈学人的风采和影响,也回顾问学之路的求索与收获。希望本书可以呈现北大几代学人的群像,展现北大学术澎湃的源流。 目录 韩启德/序 筚路蓝缕,润物耕心 乐黛云/师承与梦想 厉以宁/我与北大 楼宇烈/北大人的品格 叶 朗/学问:生命之所在 洪子诚/纪念他们的步履:致敬北京大学中文系五位先生 袁 明/合力托举我的老师们 韩敏中/师承 承前启后,守正创新 段 晴/“没有新东西,就不用写” 张 鸣/校魂与学缘 吴志攀/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 赵敦华/我的北大学缘 韩茂莉/历史地理的学术传承 白谦慎/老师、同学、社团:我与北大的艺术因缘 戴锦华/我的老师:梦想和榜样 葛兆光/北大,1980年代,与我们这代学人 朱良志/北大承传的精神 王跃生/文脉与底色:我所经历的北大经济学科 周飞舟/我的师生缘 孙庆伟/学统与师恩 漫漫修远,生生不息 程乐松/平静的自觉:传承就是一种坚守 昝 涛/指路明灯 贾 妍/窗外一塔湖图,门里两河春秋:一场始于北大的远行与回归 孙飞宇/行行重行行,碌碌未敢休 陈侃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陆 胤/“受业师”和“问学师” 王洪喆/问学之路与归家的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382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5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48 |
| 出版时间 | 2023-05-01 |
| 首版时间 | 2023-05-01 |
| 印刷时间 | 2023-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读者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38 |
| CIP核字 | 2023046356 |
| 中图分类号 | G649.28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