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学地理学(第11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辑为第11辑,设有文学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地理空间与文学研究、文学意象与景观研究、区域文学地理研究、文人流布作品流播与文学研究、硕博论坛、会议综述七个栏目。论文涉及文学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文学景观与文化景观、文学地理学的发展展望、三晋文学地理研究、作家行迹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等等,文献资料丰富,论证严密,新见迭出,行文规范,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推动文学地理学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夏汉宁,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江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西省文艺学会会长等。著有《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宋代江西文学家地图》《北宋江西籍进士考录》《南宋江西籍进士考录》《宋代江西籍进士地图》《欧阳先生文粹》(校勘)《欧苏手简》等。 目录 文学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文学地理学对地理学的贡献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传统诗学与性灵说的碰撞——以清中期山左诗人对性灵说的态度为例 试论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五个学术发展空间 文学地理与文化传播——兼谈少数民族文学地理 地理、空间与文学研究 “双城记”与“两都赋”:张恨水笔下北京与南京的时空体 边缘人的北京——简论徐则臣的“底层北京”书写 论唐传奇微观地理空间叙事 文学意象与景观研究 记忆中的元上都——《滦京杂咏》《元宫词百章》对元上都的三重书写 政治地理学视野下唐代诗歌中西域地名意象的生成 街:作为唐宋城市转型空间意象的文学书写 论宋代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 区域文学地理研究 元代偰氏文化家族形成与北庭人文环境的内在联系 文体、知识、信仰:西南宣讲小说及其劝善唱叙 论清代山西阳城诗人群的文学生态与文化品格 社会变革视野下的南宋文学地志化——地名百咏自觉的地志书写 文人流布、作品流播与文学研究 “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玄奘西行与唐代“丝绸之路” 元代诗人的流布与文学格局的新变 论运河行旅与“诚斋体”的形成 欧阳修作品在高丽王朝的传播与影响 硕博论坛 古希腊神话的地理叙事 弹性、延展与异变——论郭璞《游仙诗》创构神仙世界的时空特征 会议综述 不立樊墙天广大,议论精微穷理窟:文学地理学研究迈向新境界——“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六届硕博论坛”综述 走向成熟的文学地理学——“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十周年·江西高端论坛”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学地理学(第1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曾大兴//夏汉宁//郑伟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120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9 |
出版时间 | 2023-06-01 |
首版时间 | 2023-06-01 |
印刷时间 | 202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30 |
CIP核字 | 2023022007 |
中图分类号 | I20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