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全二册)
内容
编辑推荐

1.诸如老北京的故事只是熟知北京,而非真知北京。北京有着旧石器时代至今最为完善的中华文明演进阶梯,老北京的故事缺少宏观的考察类于盲人摸象,对古都北京 “没有一个总的图景”也就无法取得相应的整体感。

2.北京作为中国首善之区偶然中见必然。人们对北京史的研究往往习惯于从某一微观事态出发,单纯就事论事地把北京历史的变化归结为某些偶发的人为因素,例如把安史之乱的爆发归咎于唐明皇的昏聩,把燕京成为辽南京归罪于石敬瑭的卖国求荣,把金海陵王的迁都燕京归结为是为南下征讨做准备,这些分析往往将北京地位的每一次提升都视为机缘巧合。这回答不了近千年来中国为何屡次鼎定北京之问。

3.超越传统“中原中心论”的窠臼,北京是中华民族多元性、包容性的历史见证者与“活化石”。在汉文明滚雪球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北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既是农耕中国与游牧中国融合的中心场所,也是中国对内保持中华文明圈大一统及对外持开放、进取姿态的两个重心重合的城市。

内容简介

《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既对北京历史文化的本质属性做了系统、深入、全面的纵向剖析,又对北京历史文化的特异性做了大视角的横向比较。具有悠久、持续、递进、多元、一统发展特性的北京历史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是高踞于人类城市文明之巅的“人类文明圣殿”。不但如此,它还是孕育了远古人类、现代黄种人、新石器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地方,堪称“中华第一摇篮”;它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从上古时代走来并且始终永葆大都市地位的城市,堪称“天下第一城”;它同时是不折不扣的“东方第一都”, 在它红墙绿瓦的深处,蕴积着极为丰厚也极其深刻的东方文明内涵。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悠久性——远古时期北京地区的三大创世纪发展

一 人类的起源——“北京人”

二 新石器时代与农业的起源——“东胡林人”

三 国家文明的起源——中华始祖黄帝

四 结语

第三章 持续性——永恒的文明之光

一 史前时代

二 五帝时代

三 夏商时期

四 黄帝后人的蓟国

五 姬周召公的燕国

六 周燕代蓟

七 北京的城市文明

八 结语

第四章 递进性——逐次提升的历史地位

一 原始部落与方国林立

二 诸侯国都

三 东北首府

四 从辽朝陪都到金中都

五 中华大帝都

六 结语

第五章 多元性——燕山南北的多元民族及文化

一 浑然天成的文化中心

二 新石器时代的燕山南北文化

三 黄帝集团的南下及黄帝时代

四 燕山以北畜牧族的形成

五 畜牧族的南渐

六 结语

第六章 一统性——从多元一体到多元一统

一 历史性的转折

二 民族与文化的大融合

三 奉行汉制的少数民族政权

四 多民族融合的中心

五 汉文明的大一统

六 结语

第七章 东方神韵——古都北京的城市风貌

一 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及其标志性建筑

1 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

2 祭祀典仪

3 京华建筑传承的中华信仰

祭天:天坛、日坛、月坛

祭地:地坛、社稷坛

合祭天地:山川坛(先农坛)

崇君:紫禁城

祭君:历代帝王庙

祭祖:太庙、奉先殿

祭师:孔庙、文华殿

4 沿革与发展

二 多元宗教及其建筑

1 佛教及其寺院

2 道教及其道观

3 伊斯兰教及其清真寺

4 基督教及其教堂

5 萨满教及其堂子

三 结语

第八章 人类奇观——光耀千古的文明圣殿

一 引言

二 中国八大古都

1 洛阳 2 郑州 3 安阳4 西安5 开封6 杭州 7 南京8 北京

三 人类五大早期文明

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2 古埃及文明3 克里特文明 4 古印度文明 5 中华文明

四 古典时代的文明

1 雅典 2 罗马

五 消失的古城

1 特洛伊2 庞贝3 佩特拉4 赫尔布伦5 科潘6 大津巴布韦7 吴哥

六 群星璀璨

七 结语

后 记

参考文献

北京城历史沿革简表

精彩书摘

早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来到元大都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对这座城市盛赞不已,推崇它“为世界最美之奇观” 。又经过数百年的扩建与更新,当俄国公使尼·斯·米列斯库于康熙年间来到北京城时,更惊叹北京“皇城之瑰丽与雄伟,使欧洲所有皇宫都相形见绌” 。美国现代城市规划学家埃德蒙·培根不无感慨地说:“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大概要算是北京城了。”丹麦著名学者罗斯穆森也由衷地赞叹:“北京的整个城市,乃是世界一大奇观。它的布局和谐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 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更是无比自豪地指出:“北京对我们证明了我们的民族在适应自然,控制自然,改变自然的实践中有着多么光辉的成就。这样一个城市是一个举世无匹的杰作。”

这就是我们的北京,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这里有人类最绵长的军事防御工事——万里长城;有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有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宏伟宫殿群——紫禁城;有天下最宽阔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有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御苑——北海;有举世最壮观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史上埋葬帝后最多且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皇陵区——十三陵……北京的历史文化不知蕴藏了多少光前裕后的伟大成就,怎不叫人为之惊叹!

这是一座地处欧亚大陆东端的城市,坐落在华北平原的北缘,濒临渤海。它的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5分29秒,东西宽约160公里,南北长约176公里,总面积阔达16410.54平方公里。在地形上,它背靠群山,面对大海,连接着一望无垠的坦荡大地。它的西部是太行山余脉,“太行八径”之一的居庸关就雄踞于此。这是北京西北的门户,也是通往蒙古高原的天然孔道。北京的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八达岭是其主峰,燕山从这里向东直抵渤海,形成了华北与东北的天然屏障。古北口雄踞于燕山中段,扼守着通往承德及东北地区的要冲,是京师的北大门。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屹立在燕山的东端,地近渤海,形势险要,是锁钥华北与东北大平原的交通要道。京西的东灵山是北京的最高峰,山峰峻峭,谷深坡陡,海拔2303米。北京西部和北部的群山在南口关沟处相交,形成了一个向东南方向敞开的半圆形大山弯,貌似海湾,人称“北京湾”。在“北京湾”的怀抱下,北京小平原一马平川,向南联结着平畴万里的华北大平原。

对北京地理形势的奇崛,古人早有鞭辟入里的评述。

北宋史学家范镇《幽州赋》云:“虎踞龙盘,形势雄伟。以今考之,是邦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

金世宗文臣梁襄称:“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皇天本以限中外,开大金万世之基而设也。”

元世祖武将霸突鲁说:“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驿之所,非燕不可。”

明成祖朱棣诏曰:“眷兹北京,实为都会。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给顺治帝的奏章中称:“燕京势踞形胜,乃自古兴王之地,有明建都之所。……皇上迁都于此,以定天下,则宅中图治,宇内朝宗,无不通达。”

清初史志学家孙承泽云:“幽燕自昔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苏秦所谓天府百二之国,杜牧所谓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

凡此都阐明了北京是颇具帝王之气的形胜之地。

北京以山为屏,因水而生,不仅地处要冲,而且河道纵横。这里共分布着大小河流60余条,重要的有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温榆河(北运河)和蓟运河,合称北京五大水系。源出于桑干河的永定河切断西山的重峦叠嶂,流经北京的西部注入渤海;源出于内蒙古高原的潮白河穿越燕山的高山深谷,流经北京的东部注入海河。它们形成的冲积平原“对北京湾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北京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短促。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1.8℃,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4.6℃,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6.1℃。全年无霜期通常在180至200天左右,适于农作物的栽培。这是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均降水量为644毫米,80%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早已享誉中外,它的辉煌成就也早已有目共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八达岭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明清皇家陵寝、明清故宫、天坛、颐和园等七处古迹载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数量之多不仅高居全国各大城市之冠,也高居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榜首。然而于此之外,在它浩瀚历史长河的深处,在它诸多古遗址及古建筑的背后,自古以来究竟烙印着一条怎样的道路,这道路究竟向人们展示了怎样的特点,这特点又标志古都北京在人类文明史上处于怎样的地位呢?对此却很少有人论及。即使偶有方家对其中的某些特点略陈一二 ,也从未展开过专门的讨论,更未进行过深入的探索。事实上,长期以来,人们对北京历史文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辨上,停留在对各类古建筑、古遗迹的甄别上,聚焦在对民俗文化和胡同文化的描述上,沉浸在对各种宫廷秘闻的披露上,反倒因此忽略了对它历史文化本质属性的考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全二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光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204468
开本 16开
页数 75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550000
出版时间 2023-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