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脉法,不只包含脉象,其最精髓内容是心法。只有明白产生脉象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才能不囿于复杂的脉象;只有明白人体发生疾病的原理,才能通过脉诊结果准确辨证用药。
作者将复杂的脉象分解成脉形、脉势、脉气、脉位等组成脉象的基本元素,由简渐繁地讲解脉法,并对同样疾病不同患者的脉象(上下、左右、浮沉、粗细、强弱等)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气机变化,进而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本书内容系统,逻辑清晰,实践性强,是一部适合广大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的脉学著作。
图书 | 古中医脉法精要/古中医学系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古中医脉法,不只包含脉象,其最精髓内容是心法。只有明白产生脉象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才能不囿于复杂的脉象;只有明白人体发生疾病的原理,才能通过脉诊结果准确辨证用药。 作者将复杂的脉象分解成脉形、脉势、脉气、脉位等组成脉象的基本元素,由简渐繁地讲解脉法,并对同样疾病不同患者的脉象(上下、左右、浮沉、粗细、强弱等)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气机变化,进而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本书内容系统,逻辑清晰,实践性强,是一部适合广大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的脉学著作。 作者简介 陈余粮,字谷农,号卜素子,又号无山居士,ト素古医学研习社社长,正安文化特邀资深讲师。“古中医学传承丛书”总主编。临证二十余年,精于脉诊,善用经方。本于轩辕、宗于仲景。倡六气同重,主内外一统。诊病融汇各家,时大刀阔斧,时平正轻灵。 目录 开悟篇 我的脉学观 学习研究脉学的方法简说 论“持脉之道,虚静为保” 学好脉学的意义 明理篇 古中医脉学八论 天人同气论 阴阳离合升降出入论 五行生克制化论 形气论 格局论 脉度论 一象二分论 感知方位论 脉象研究的方法 脉象举例 指力诊断与《难经》菽重的意义 从指力论高血压初级脉象 达用篇 二〇一〇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脉法讲座 二〇一五年·北京·脉法讲座 乡村中医培训脉法讲座 《皇汉医学》脉应及诊脉法 脉学点睛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中医脉法精要/古中医学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余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36011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7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首版时间 | 2024-01-01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4 |
CIP核字 | 2023045570 |
中图分类号 | R24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