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凹说水井
汉字写井,两对平行线的交叉,记录下造福生活的一大发明,连带送上造型图。并是人与源的对话情,已几千年。于是,乡井驿井城中井,井就成了历史之凹,汪着水情,也汪着人情和世情。关于井文化的讲述,便有了帝王将相争雄、才子佳人缠绵,有了风俗史的迎吉避邪,有了思想家的妙喻取譬,有了谈天说地,也有了民间传说。
| 图书 | 中国井文化(典藏版)/传媒艺苑文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历史之凹说水井 汉字写井,两对平行线的交叉,记录下造福生活的一大发明,连带送上造型图。并是人与源的对话情,已几千年。于是,乡井驿井城中井,井就成了历史之凹,汪着水情,也汪着人情和世情。关于井文化的讲述,便有了帝王将相争雄、才子佳人缠绵,有了风俗史的迎吉避邪,有了思想家的妙喻取譬,有了谈天说地,也有了民间传说。 目录 第一章 饮水思源 一、掘井 二、汲井 三、甜水井 苦水井 四、井的另用 第二章 历史之凹 一、市井之井 二、价值观:仁义德 三、儒家·释家·道家 四、因凹生事 五、千年帝王史 六、人物风景线 第三章 风俗大观 一、凿井习俗 二、井神·井龙·井鬼 三、井之祀 四、岁时习俗 五、井与神秘文化 第四章 哲思文采 一、井属阴 二、天宇井星 三、语言文学 四、井的传说 再版后记 导语 * 华夏先民有着许许多多彪炳千秋的物质文明创造。凿井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留下一条闪光溢彩的历程。饮水而思井,思绪如一只小船,悠悠然,溯出一条泛着碎金的水道。人畜饮水的井,浇田灌园的井,水井作为古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事物,它的历史、它的沿革,也曾令古人思绪如缕。本书以井为切入点,以雅趣顺达的语言、富有民俗旨趣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在中华历史的悠悠长河中,井文化这道独具韵味的倒影。 * 中国民俗名家追寻中国井文化的历史演进和文化传承,带读者领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井,把那汪着水情、人情和世情的井文化娓娓道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井文化(典藏版)/传媒艺苑文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裕成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85221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4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0 |
| 出版时间 | 2023-05-01 |
| 首版时间 | 2023-05-01 |
| 印刷时间 | 2023-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28 |
| CIP核字 | 2022188967 |
| 中图分类号 | TU991.12-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