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先秦诸子与中华民族精神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标的,比较详细地厘析了其中所孕育、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对储冢家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道家“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等民族精神的发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被孕育、涨生,并苗壮成长起来,是因为它有自己深厚的哲学根基和肥沃的哲学土壤,因此本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底蕴也进行了探索和发据,考察了其形而上的本体论维度。 作者简介 康中乾,陕西凤翔人,1958年生。哲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攻领域是先秦道家和魏晋玄学,尤其注重哲学元理论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研究。已完成两个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杂志上刊发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5部。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 目录 绪论 一 中华民族 二 中华民族精神 三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之灵魂 四 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本体论)概略 第一章 儒家的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 一 中国封建社会与儒学 二 儒学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 儒家伦常之道的伦理学本体论 四 儒家心性形而上学的得与失 第二章 道家的“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 一 儒道互补与中华士子的立世方略 二 道家“道德”思想述略 三 道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四 道家的“道德”形而上学初论 第三章 兵家的“诡道”论与中华民族的谋略之道 一 兵家述略 二 兵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 试论“诡道”的军事艺术 第四章 墨家的“兼爱”“尚力”论与中华民族的侠义、勤俭之道 一 墨家及其思想概论 二 墨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 附论:农家的“神农之言”与中华民族的稼穑之道 第五章 法家的法治论与中华民族的治国之道 一 法家概说 二 法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 法家法本体概论 第六章 名家的名言思想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一 名家思想概述 二 名言观念与思维方式 第七章 《易》的“阴阳”论与中华民族“燮理阴阳”之道 一 《易经》的“--”“—”观念和思想 二 《易传》的“阴阳”之道 三 “阴阳”之赜与思想方法 第八章 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 一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自由 二 嵇康、阮籍对生命的感悟 三 禅宗的“自性”或“自心”本体 四 庄禅互补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 结束语 中华古学向何处去 一 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思想 二 中国古代情境反思的思维方式 三 中国古代的“字” 四 中华古学向何处去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先秦诸子与中华民族精神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康中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2507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73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754 |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 首版时间 | 2023-09-01 |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086 |
| CIP核字 | 2023156925 |
| 中图分类号 | C95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1 |
| 高 | 3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