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医营养学(供中医药类营养食品类专业用第2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内容
内容推荐
上篇为总论,包括绪论,中医营养学的理论基础,食物性能、作用及应用,中医营养学的原则。重点阐述食药同源、食药同理、食药有别的理念,中医营养学始终倡导以食养生,以食疗病。在论述整体观念时,从饮食的角度谈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理顺了食物各种作用的关系,补虚扶正、泻实祛邪、调和脏腑是食物的基本作用,维持生命、养生保健、防治疾病是食物作用的结果。
中篇论述食物与食品,包括常用食物和传统养疗食品。食物和食品是中医营养学的工具,故用较大篇幅详细论述。
下篇论述食养与食疗。长期以来,营养学类教材的编写有重食疗、轻食养的倾向。营养的功能首先是维生、养生,其次才是治疗或辅助治疗,不能本末倒置。因此,本教材在编排时,食养为先,食疗在后,并选取最能代表中医营养特色的四季食养、人群食养、体质食养详细论述。在食疗方面设有内科病证、妇科病证、儿科及其他病证,并注意收录近年发病增多的病证,如肥胖、瘿气、胎漏、胎动不安、胎萎不长、乳痈、奶麻、黧黑斑、音哑等。
书后列有附录,为下篇方剂索引,以方便查找。
作者简介
周俭,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注册营养师,中医营养保健品研发中心负责人,兼任中国作物学会医用作物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福特中医大学客座教授。
编写多部营养学著作,代表作:《中医营养学》《中医营养学基础》《中医药膳学》《保健食品设计原理及应用》等。
曾于德国医院工作,在捷克、挪威、韩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业余时间撰写科普文章,发表于《健康报》《家庭医生报》《生命时报》《健康时报》《北京日报》等报刊。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
一、营养与营养学
二、中医营养学研究的内容
三、学习中医营养学的方法
第二节 中医营养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早期活动
二、秦汉时期
三、唐宋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五、近代和现代
第二章 中医营养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整体观念
一、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人与自然密切相关
三、人与社会和谐统一
第二节 阴阳平衡
一、阴阳学说
二、阴平阳秘
第三节 医食同源
一、食药同源
二、食药同理
三、食药有别
第四节 脾胃为本
一、脾胃功能
二、培补后天
第三章 食物性能、作用及应用
第一节 食物的性能
一、性
二、味
三、归经
四、升降浮沉
第二节 食物的作用
一、补虚扶正
二、泻实祛邪
三、调和脏腑
第三节 食物的应用
一、生命所需
二、养生保健
三、防治疾病
第四章 中医营养学的原则
第一节 全面膳食
第二节 辨证施膳
第三节 谨和五味
第四节 饮食有节
第五节 配伍得当
第六节 饮食禁忌
……
中篇 食物与食品
下篇 食养与食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医营养学(供中医药类营养食品类专业用第2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周俭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280907
开本 16开
页数 36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547
出版时间 2023-06-01
首版时间 2023-06-01
印刷时间 202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本科及以上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560
CIP核字 2023045485
中图分类号 R247.1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