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秋左传/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左丘明所著的《春秋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当时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以及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春秋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内容推荐

《春秋左传》以孔子的《春秋》为纲,运用大量史实,详细地叙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状况。同时,作者左丘明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春秋时期能人异士的斗智斗勇、纵横捭阖;争霸战争的金戈铁马、气势恢宏。而儒家所崇尚的等级秩序、宗法伦理以及民本思想也从字里行间散发出来。总之,《春秋左传》是一部文史并美的优秀作品。

目录

隐公(元年~十一年)

 元年经

 元年传

 三年经

 三年传

 四年经

 四年传

 十一年经

 十一年传

桓公(元年~十八年)

 五年经

 五年传

 十六年经

 十六年传

 十八年经

 十八年传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八年经

 八年传

 十年经

 十年传

 二十二年经

 二十二年传

 二十八年经

 二十八年传

 三十二年经

 三十二年传

闵公(元年~二年)

 元年经

 元年传

 二年经

 二年传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二年经

 二年传

 四年经

 四年传

 五年经

 五年传

 九年经

 九年传

 十年经

 十年传

 十四年经

 十四年传

 二十三年经

 二十三年传

 二十六年经

 二十六年传

 二十七年经

 二十七年传

 二十八年经

 二十八年传

 三十年经

 三十年传

 三十二年经

 三十二年传

 三十三年经

 三十三年传

文公(元年~十八年)

 六年经

 六年传

 七年经

 七年传

宣公(元年~十八年)

 二年经

 二年传

 三年经

 三年传

 九年经

 九年传

 十年经

 十年传

 十一年经

 十一年传

 十五年经

 十五年传

成公(元年~十八年)

 二年经

 二年传

 三年经

 三年传

 十三年经

 十三年传

 十六年经

 十六年传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三年经

 三年传

 四年经

 四年传

 十四年经

 十四年传

 二十六年经

 二十六年传

 二十九年经

 二十九年传

 三十一年经

 三十一年传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元年经

 元年传

 三年经

 三年传

 十九年经

 十九年传

 二十年经

 二十年传

 二十七年经

 二十七年传

 二十八年经

 二十八年传

 二十九年经

 二十九年传

定公(元年~十五年)

 元年经

 元年传

 四年经

 四年传

 十年经

 十年传

 十四年经

 十四年传

哀公(元年~二十七年)

 元年经

 元年传

 三年经

 三年传

 六年经

 六年传

 十六年经

 十六年传

 二十年传

 二十七年传

试读章节

译文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庄公的命令,又听自己的命令。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这种两面听命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您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其他想法。”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取其祸。”太叔又收取原来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封邑,并扩大到廪延地方。子封说:“可以动手了。他势力一大,将会争得民心。”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召人,势力虽大,却会崩溃。”

太叔整治城郭,储备粮草,补充武器装备,充实步兵车兵,准备袭击郑国都城。姜氏则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听说太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了。”就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城。京城的人反叛太叔,太叔逃到鄢地。庄公又赶到鄢地进攻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又逃到共地。

原文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真姜氏于城颍①,而誓之曰:“不及黄泉②,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③,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④。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⑤,请以遗⑥之。”公曰:“尔有母遗,繄⑦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⑧地及泉,隧⑨而相见,其谁日不然?”公从之。公人而赋⑩:“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11!”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12!”遂为母子如初。

①城颍:就是颍城。

②黄泉:地下的泉水,这里指坟墓。

③颍考叔:郑国大夫。颍谷:地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南。封人:管理地方的官员。

④舍肉: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⑤羹:带汁的肉羹。

⑥遗:送。

⑦繄:语气助词,无实义。

⑧阙:同“掘”,挖掘。

⑨隧:用作动词,挖隧道。

⑩赋:指作诗。

11融融:快乐高兴的样子。

12泄泄:快乐欢畅的样子。

译文

《春秋》说:“郑伯克段于鄢。”太叔所作所为不像兄弟,所以不说“弟”字;兄弟相争,好像两个国君打仗一样,所以用“克”字;把庄公称为“郑伯”是讥刺他没有尽教诲之责;《春秋》这样记载就表明了庄公的本意。不说出奔,是因为史官下笔有困难。

于是庄公就把姜氏安置在颍城,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久以后又后悔起来。

颍考叔当时在颍谷做边疆护卫长官,听到这件事,就献给庄公一些东西。庄公赏赐给他食物。在吃的时候,他把肉留下不吃。庄公问他原因,他说:“我有母亲,我孝敬她的食物她都已尝过了,就是没有尝过您的肉汤,请求让我带给她吃。”庄公说:“你有母亲可送,咳!我却没有!”颍考叔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就对他说明了原因,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如果挖地见到泉水,在隧道里面相见,那还有谁说不对?”庄公听从了颍考叔的意见。庄公进了隧道,赋诗说:“在大隧中相见,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隧道,也赋诗说:“走出大隧外,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原文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①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②其是之谓乎!”

秋,七月,天王使宰嗄来归惠公、仲子之赗③。缓,且子氏未薨,故名。天子七月而葬,同轨④毕至;诸侯五月,同盟⑤至;大夫三月,同位⑥至;士逾月,外姻⑦至。赠死不及尸⑧,吊生不及哀⑨。豫凶事⑩,非礼也。

注释

①施:延及,推及。

②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既醉》。匮:匮乏,穷尽。锡:同“赐”,给予。

③天王:周天子,此处指周平王。宰咺:宰为官名。喧为人名。贝冒:吊丧所用的礼品。

④同轨:指诸侯。

⑤同盟:同盟国的诸侯。

⑥同位:官位相等的同僚。

⑦外姻:外戚姻亲,泛指亲戚。

⑧尸:这里指下葬。

⑨哀:举哀,哭丧。

⑩豫:提前,预先。凶事:即丧事。

P6-8

序言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中国传统国学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它开启心智,滋润生命,陶冶人格,塑造灵魂。

开卷有益,忙碌中的人们闲暇之时,最应该用传统国学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用先人的哲思来涤荡自己忙碌的心灵。坚持着阅读的爱好,在潮流文化的强大攻势下,让传统文化永驻我们的心田。“复兴国学,从根本上讲,是复兴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我们要斟选传世经典著作中最最经典的部分来读,要以开放的胸襟和燃烧的激情去承接古人的经典大论与哲思华章,以自豪而不狂妄,执著而不僵化的精神风貌来直面当今社会的竞争与挑战。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帮助读者深刻了解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用经典历史文学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同时使国学得到承传,得以弘扬光大,我们精心编排了本书,文章中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我们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插画,将插画与正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大大增加读者的阅读趣味。

本书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各类经典作品的长处,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尽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秋左传/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春秋)左丘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81239
开本 16开
页数 4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5.04-49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39
172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