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争在海对岸开始
内容
内容简介

大海的这边,是一间豪华的度假酒店;对岸,是一座繁华的都市。两个舞台,透过盛夏炎热潮湿的空气,隔海相望。故事镜头随着意识的流淌,在不经意间反复切换:

海对岸的都市,四处弥漫着欢腾的气氛,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狂欢节。与此同时,垃圾山上,三个拾桃子的少年杀死野狗;军人官邸里,寂寞的上校在情人面前继续他疯狂的呢喃;马戏团中,中年卫兵带着妻儿观看冷清失败的表演;医院病房内,裁缝看着他垂死的母亲在遍体肿胀和瘙痒中呻吟挣扎……

青年画家在海的这边,享受着奢华的海滩假期,眼睛上却映出那座都市的影子:喧嚣、混乱、肮脏、污秽、腐烂、堕落、无助。大海会把海对岸的尸体运到这里吗?不,死尸大概在途中就会消失得无踪无影,贪婪而利齿的鱼群会啄食,浓重的盐分会将尸骨融化在海水中,这就是大海。大海横隔在那座城市和我们之间。

作者简介
村上龙(1952- ),日本最受欢迎的国民作家之一,曾任日本芥川奖评委(2000-2017)。24岁发表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在日本社会引起巨大轰动,被授予第19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和第75届芥川奖。出道四十多年间,才华横溢,特立独行。不仅出版长短篇小说、随笔评论、书信访谈等逾百部,更是游走于音乐、电影、舞台剧等各类艺术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精彩书摘

女人挥着手。

她的脸朝向我,由于是逆光,表情看不清楚,大概面带微笑。如果真是在笑,那一定是像孩子一般天真的笑脸,如同夏天初次见到大海的孩子。她穿着绿色和银色相间的条纹泳装。

她的脖颈上闪烁着耀眼的光彩,如同戴着珍珠项链,那可能是汗水,也可能是在海中游泳后留下的海水,水珠浮在涂满防晒油的皮肤表面。

弧形的海岸蜿蜒伸展,一望无滩上只有女人和我两个人。

海滩上的沙子十分细小,攥在手中如同沙漏一般不断落下。

海岸上有三把遮阳伞。一把略微歪斜,立在远方;另一把是红色,下面放着女人的衣服、化妆品、香烟、太阳镜、一架带三脚架的相机、浴巾、梳子,一只插着两根吸管的菠萝,大概里面盛着朗姆调和酒,一只透明塑料包。我躺在第三把遮阳伞的阴影里。

女人放下了挥着的手。

我后悔应该打声招呼或者挥一下手,不过女人似乎并没有介意。

太阳当头照耀。

海滩闪烁着橘黄色的光芒,女人的身影仅留下一个黑点,如同地上挖掘出来的小洞。

女人站在水边,盘在脑后的头发梳理得十分整齐,她戴着一只镶金边的手镯,大概是塑料或象牙的,倒背着手,用脚尖不时戏着海水,那情景简直就是一幅饮料的广告画。

海面上泛着阳光,那情景使人想起体育场中人头攒动的人群,或者是从前学校实验室见到的发光细菌的显微镜图像。摇曳着的每一束光影转瞬即逝,随波荡漾,不断闪现。凝视着数以亿计的光点的闪动,感觉到橘黄的颜色逐渐渗入脑海,闪烁着从五官流入体内。橘黄色的光点如同铃声一般在耳中鸣响,干燥的气体散发着一种类似火药的焦糊气味,在喉咙深处引发干渴,刺透视网膜,好似天象仪中的繁星一般吸附在头盖骨上。据说先天性的盲人看到的是一片火红的沙漠,我想就是这种感觉。

我纹丝不动。汗水淌过我的腹部,到达游泳裤边之前便被海风吹干了,使我感觉冷飕飕的,一想到身体左边放着的画架和画布,以及散发着油味的颜料盒,我便觉得恶心。大海在闪闪发光,似乎在嘲笑颜料盒中所有的蓝色。从岩石和矿石中提取的颜料根本无法再现出大海的颜色。眼前浩瀚的大海融化了世上所有的一切之后仍然清冽澄澈,透过水底的海藻映照着天空。刚才错挤出的赭黄色颜料已经干透,裂开了细纹。

女人依然站在水边,脚跟不停地踩着沙子。

那个女人吃早饭时坐在对面的桌子,我记得和她寒暄过两三句。

“喂,你知道哪里可以借到安飞士沙地兜风车?问酒店前台就行吗?今天我想换五十美元。”

女人一边吃着橙子一边问我。我没有回答,只是摇了一下头。因为当时我吃多了甜瓜和番木瓜,感觉有点不舒服,而且那时已经日上三竿,酒店里充满了灿烂的阳光。餐厅从上到下,从跑堂的衣服到粉红色的餐巾、戴眼镜的外国女人的金发和红指甲、坐在旁边的老人吃咸肉时露出的白牙、桌面上镶嵌着的孔雀石和珊瑚、映在咖啡上的我的手指、所有的餐具、生菜的每一片菜叶,就连撒在桌面上的每一粒砂糖,都泛着晶亮的光彩。

“不知安飞士是否出租摩托车?我会骑摩托车。”

我再次摇了下头。气温在不断升高,融化的黄油气味散发到空气中,使空气逐渐凝重,我感到厌倦,不愿意理睬女人。一群女人结伴而过,卷起了一股黄油的气味。她们染着各色头发,脖颈肥胖,手脚都有黑斑。刚才吃的甜瓜太腻,番木瓜也有一点烂。一只耷拉着耳朵的白狗不知从哪里跑来,一个客人用香肠喂它,那狗却毫不理睬,懒懒地躺在游泳池边。

“我是来拍溪谷照片的。”女人手中拿着一架装有长焦镜头的相机。

她对着我按了两次快门。“这里租不到安飞士的车,听说问酒店前台的话,他们会出租酒店的沙地兜风车,不知还有没有?”

我来到海边时,女人已在海里游泳。我支起画架放上画布,但手中出汗,滑得握不住铅笔,而且笔上沾满了沙子。甜瓜和番木瓜仍然使我不住反胃,于是我决定停下画笔,躺下休息。

女人先是躺在气垫上,浮在水面,后来大概是发现了我,便回到沙滩上朝我不停地挥手。

她从水边走回到自己的遮阳伞下,低头回望着自己踩出的脚印,擦拭了一下身体,不过她用的浴巾并不是酒店的。

酒店的浴巾是红色的,上面绣着一个黄色的S印记。那个女人用的是一条在沙滩上极为醒目的白色浴巾。

在白色画布的对面,远远地可以见到白色浴巾在不停地摆动,女人脸庞的侧面和被海水浸湿的头发在其间时隐时现。女人在梳理头发,刚刚擦干的浓密的头发随着海风不断飘扬。女人又在刚擦干净的皮肤上涂抹橄榄油,油香随风隐隐传来,如果风向逆转,气味可能更加浓郁。

女人在两臂上涂着油朝我微笑,我也像她刚才那样挥了一下手。

女人手指大海在说着什么。大海的远方泛着鱼腹般的银色,一望无际,十分耀眼。

女人走了过来。

“给我那杯汽水喝一下,可以吗?”

我将红色汽水递给了她,里面的冰块已经开始融化。

“已经不凉了。”

女人衔着吸管喝了一口汽水,再次用手指着大海的远处。

“喂,你也看得见那里的城市吗?是不是只有我能看见?那里应该是座城市吧?”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手指的方向轻声说道。

我略微抬起上身。所谓城市,指的大概是女人隐约看到的远方的黑线。在海平面的远方有一条黑线,由于海面上阳光的影响,它时黑时白,右侧缓缓起伏,朦朦胧胧,不知是海岛还是半岛。凝目而视,眼底会感觉到一种刺痛,黑线也会从视野中消失。我将视线移到自己的脚上。

“真的,已经不凉了。”

她递回水杯。冰已经完全融化了。

“喂,你看不见城市吗?”

我把手罩在眼上方,再次凝神向远方望去,发现起伏的曲线最突起的地方竖立着什么东西,从这里望去只有针尖一般大小。如果那曲线是海岛或半岛的城市的话,那个微小的突起应该是一座尖塔。大概是山顶上的无线电天线塔,或者是巨大的烟囱,或者是为旅游观光特别设立的瞭望塔。

我想起避暑山庄的牛奶。夏天在避暑山庄的庭院里喝牛奶时,玻璃杯的表面会映出周围的风景。凉爽的空气形成的水滴表层映出周围的树木、乳白色的屋顶、白云以及群山峻岭,而且,周围景象映在玻璃表面形成的微妙曲线,和现在眼前看到的远方黑线十分相似。

“明信片上的城市。”

除了针尖般的尖塔,远方的黑线上还有一些细小的凹凸。我从前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种远景,似乎是从遥远的国度寄来的新闻纪录片里的一个片断。

图像十分昏暗,画面粗糙,光线刺眼,而且模糊不清,如果远离画面眯眼细看,可以辨别出画面中有士兵从即将坍塌的建筑物里用轻机枪扫射,身材矮小的国王和腰肢纤细的公主在金色的地毯上步行,耳上穿孔的土人傻笑着站在被猎杀的大象上,手举香蕉和长枪。我记得在新闻纪录片中见过海边模糊的远景。

女人如同眺望自己的故乡一样微微叹了口气,凝视着远方模糊不清的黑线。

“父亲曾经给我买过。以前,在我房间里,贴在黄色的墙壁上。”

“贴在安东尼?博金斯照片旁边的明信片很像那座城市,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你看得见尖塔吗?你瞧,建在那座山顶上的尖塔!明信片的画里也有一座尖塔。”

圆桌上映出遮阳伞的阴影,盛着苏打水的玻璃杯里是冰块融化后留下的静静的液体。

“我觉得那是烟囱,那个塔一定是烟囱,你看它在冒烟。”

我将沾着淡彩的纤细画笔轻轻放入水杯,颜料在水中画出奇异的曲线不断扩散。女人说那飘动的颜料是烟,在大海彼岸城市的尖塔上确实有类似的东西在飘动。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烟,不过,的确有什么东西在飘舞。

略带微妙凹凸的黑色线条。女人说那是城市模糊的曲线横卧在阳光灿烂的大海彼岸。那上方低垂着厚厚的黑云,那座城市现在笼罩在雷雨即将降临的潮湿空气之中。

“不过,我的明信片里的城市不一样,那不是烟囱,是一座雄伟的尖塔。大概是用来燃烧什么东西的,可能是处理垃圾。你仔细看,那是不是一座建筑物?那座楼好像不太漂亮,在那个烟囱旁边,好像监狱一样,是很一般的楼,窗户很少,有几扇窗子玻璃碎了,窗框生了铁锈,弯弯曲曲的。那座楼里一定十分黑暗,大概里面不需要阳光,烟囱冒出的黑烟熏黑了墙壁。”

女人看了我一眼。她将凝视着大海的眼光转向我,汗水沿着耳后侧流淌。大概她昨天才到这里,皮肤仍然十分白晳,薄薄的泳装紧贴在柔软的皮肤上,精心涂抹的橄榄油发出湿润的光彩。从她的眼神看,她昨天夜里没有睡好觉,可能是长时间眺望大海的缘故。

“你的眼睛里有城市的影子。”

女人注视着我的双眼。

“你的眼睛里有城市的影子,有巨大的垃圾堆,有处理垃圾的设施,楼是肮脏的灰色,似乎都是房顶很高的房间,不知是几层楼,每个窗户都很小,大概是为了防止臭气和黑烟。毫无装饰的水泥柱子,巨大的墙壁,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涂鸦,都是孩子们画的。窗子非常高,窗户上没有树影,只有黯淡的天空。天就要下雨了,不知为什么只有那里黑云压顶,整座城市笼罩在潮湿的空气之中,垃圾山上落满了乌鸦。”

地势平缓的山顶附近,强烈的恶臭缓缓地飘向天空。密云低垂,各种垃圾的腐臭气味弥漫在空中,与低云混杂在一起。从废弃的垃圾的缝隙间隐约可以见到红土的地面,腐肉扔在垃圾堆里,香肠的肉,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腐烂的香肠肉。不光是表面,里面的纤维也长满了霉菌,看上去如同布满癞疮的白人阳具。垃圾堆里还有许多香蕉,腐烂融化的香蕉,黏稠的香蕉液从黑色的香蕉皮的缝隙中缓慢流出。冷冻失败的牛奶,结成灰色块状的酸臭的牛奶挂在破裂的瓶口。保健所丢弃的狗、猫、牛和猪的死尸龇着牙,干燥的眼睛合不拢,腹部的皮肤像抹布一般扭曲着,死尸上的小裂缝里散发着臭气,较大的裂口里则露出小手指般的内脏。圆白菜好像是过季废弃的,颜色已经变得黑红,完全失去了原貌,如同融化了的婴儿头颅,呈浆糊状。那不是一片一片的叶子变色,而是无数的黑色和红色的斑点覆盖着整个菜叶。沾满油污的鱼和海贝反射着阳光,蛋黄从破裂的蛋壳中流出,在地面上像冰块一样凝固,黄色的冰块上映出低垂的密云。垃圾山上聚集着乌鸦、野狗和爬虫,互相争抢食物,但并不厮打。偶尔有猴子到来,脖子上戴着散发人的体臭的项圈,一出现便被野狗撕成碎片。野狗并不理睬乌鸦,也不成群结伙。乌鸦构成了一个小社会,有几个群体,分别由一只体格较大的乌鸦充当首领。每个乌鸦群都在不同的时间内飞到垃圾堆上找寻食物。当另一个乌鸦群到来时,原来的乌鸦群便十分礼貌地让出地盘,然后在空中盘旋,在树梢上歇息,梳理羽毛,拣食身上的小虫,在树干上擦拭鸟喙。乌鸦的交替周期同垃圾处理站巨大的燃烧炉开关时间有联系,当燃烧炉口打开时,轰鸣的火声笼罩了周围的一切,这时乌鸦群便纷纷鸣叫着飞向高空。

乌鸦惧怕燃烧的火声,黑色的乌鸦们知道那巨大的声响是源于灼烈的火焰。在垃圾山的表面、内部及底部潮湿的地面上,蠕动着众多的爬虫。这是一种手掌般大的粉色蜘蛛,除了腿脚,全身都长着突起物,像青蛙一样,它们不停地爬入保健所丢弃的猫狗牛马猪以及鸭子的尸体中。这种身上有突起的蜘蛛所喜爱的肉类必须具备一定的腐烂度,它并不在所有死尸中筑巢。刚刚开始腐烂的、完全腐败变形凝固的都不符合标准,只有眼球发酵变黄、开始腐败融化的尸体才中它们的意。蜘蛛从尸体的眼睛钻入体内,用后腿刮下腐肉,吐出酸性的唾液,吸食纤维组织融化时的体液。蜘蛛在死猪的体内横行,在骨架之间爬行,挖出无数的错综复杂的通道。还有一种像香烟一般大的青虫,主要聚集在废弃的圆白菜之中,这种青虫不怕被乌鸦啄食,因为它们的体液里含有一种毒素,当它们变成飞蛾时,毒素便会自然消失。

当青虫从灰色的蛹里蜕皮羽化时,乌鸦便急不可待地大群飞来。圆白菜黑红色斑点的叶子上爬满了这种青虫,那情景宛如女人紧紧攥住人的大脑的纤细手指。据说有一种甲虫会在另外一种通体柔软的昆虫体内产卵,幼虫以昆虫的嫩肉为食。这就是那种气味浓烈的甲虫,与嫩肉相比,它们更喜欢腐烂的东西,它们喜欢吸食被各种细菌和暑热所腐蚀的腐败的半凝固的物体、与土壤同化之前的腐肉、即将气化的烂肉。所有的垃圾上都像地毯一般布满了苍蝇、往返于腐烂地面的蚂蚁,潮湿的地面上充满霉菌,如同检查色盲的图案一般,还有少数阴湿的植物群,贼眉鼠眼的肥胖的老鼠群。在这样的环境里,三个少年步行而来。他们绕开锋利而危险的玻璃和金属片,小心翼翼地留意着避免触到有毒的动物和毒草,斜眼瞟着干瘪的、飘散着甘甜芬芳气息的女人干透的发束,搜寻着丢弃的桃子。为了卖桃核,他们准备拣拾因磕碰或被风雨侵蚀、受到虫蛀而扔掉的桃子。

城里有人买桃核。那是一个眼窝下垂、满身酒臭、所有的指甲短小而有裂纹、身材矮小如同侏儒的男人。

少年不知道那人买桃核干什么。听说可以入药,还可以喂家畜,也许是为了埋在土里培植桃树。这些对于少年都无所谓。男人买桃核的时候事先准备好一个装满水的铁桶,然后将少年拣来的桃核放入水桶。那人只买沉到水底的,少年脑子里想的只是尽可能多地收集坚硬而沉重的桃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争在海对岸开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村上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87838
开本 32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64000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