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赋兴替与六朝文学的演进
内容
内容推荐
汉代最重要的文体是赋,唐代最重要的文体是诗。从赋中心到诗中心,处在汉唐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演进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和转折?
本书立足于文学内部,从文体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全书以诗赋二体文学为中心,以“文体秩序”(即诗赋间之关系与地位)与“文体生命”(即诗、赋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为视角,全面梳理魏晋南北朝诗赋的相关问题,从宏观(通贯汉唐间的诗赋作者和数量、题材、手法、体式、功能等)、中层(六朝正史、文论中的诗赋)和具体(专论四位南北朝最重要的文学家)三层面,全景而多维地对汉唐间诗赋兴替作出概括与深描。由此对六朝诗赋在创作和观念层面的嬗变作到位的勾勒,进而再述六朝文学的演进。
作者简介
陈特,男,先后在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学士(2010)、硕士(2013)、博士(2016)学位,曾在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ICSCC)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2018),现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佛教与中国文学的研究。
目录
序 陈引驰
引论 文体秩序与文体生命:寻求文学演进的内在动力
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与“严分体制,细别品类”
二、汉赋和唐诗之间
三、丰厚的基础
四、本书的展开
五、方法论反思与技术性说明
第一章 位序转移:从赋重心到诗中心
第一节 作者、作品数量所见之魏晋南北朝诗赋演进
第二节 “重要”作者之分析
第三节 三个特殊群体:皇族、释道与女性
一、皇族:“边缘作者”创作情形之变化
二、释道:宗教与文艺的“二重奏”
三、女性:“才女”标准的嬗变
小结 晋宋之际:“文学”特立与创作重心的转移
第二章 题材与手法:广狭、分合及流转
第一节 题材:广狭有别与变化不一
第二节 手法:描写、叙述、议论与抒情之分合
第三节 流转的题材与手法
第三章 体式:“变”与“不变”
第一节 走向唐诗:一个相对清晰的过程
一、四言、五言与七言的起落
二、句式:对固定的追求
三、四言八句诗与五言八句诗:一个猜想
第二节 相对稳定:辞赋的篇幅及其他
小结 再思“诗化”与“赋化”
第四章 功能:异同离合之间
第一节 赋序所见辞赋之撰作因缘与功能
一、魏晋南北朝赋序概览
二、融合事、物、情、理诸端的赋序
第二节 诗序所见诗歌之撰作因缘与功能
一、魏晋南北朝诗序概览
二、诗序中的事、情、理
第三节 “序”之外:几种特殊的文学现象
一、面对传统的不同步:拟赋与拟诗
二、社交种种:同题共作、应(奉)诏之作与赠答酬唱
三、特殊的瞬间:临终
小结 传统与现实之间
第五章 正史中的诗与赋
第一节 正史引诗赋的“表”与“里”
一、相关正史引诗述略
二、相关正史引赋述略
三、历史、文学、文献的不均衡作用:正史引诗、引赋之作用
第二节 《文苑(文学)传》中的诗踪赋影
一、九史《文苑(文学)传》述略
二、两晋南朝的不同“文”风和相应“文风”下的诗赋
小结 “一般”视野中的诗赋图景
第六章 文论中的诗与赋
第一节 “文的自觉”与文体观念的演变:从曹丕到陆机
一、《典论·论文》:广义之“文章”与批评之偏重
二、《文赋》:“撰文”之铺展和用心于诗赋
三、曹丕和陆机:文体侧重与理论异同
第二节 《文心雕龙》:不平衡的文体与备众体的文论
一、多重的“文”
二、刘勰文学史图景中的诗赋
三、“泛论写作方法与技巧”背后的诗与赋
第三节 《诗品》与赋
一、《诗品》中人作诗赋情况述略
二、“风力”与“丹彩”背后——兼说“用事”
第四节 文体侧重与文学史观
一、刘勰:不同的层次与波动的文学史
二、钟嵘与萧统:跌宕和平稳
第五节 说“曹王”与“曹刘”
小结 多重的“文”与多变的“论”
第七章 转捩之际的多元路径:陶渊明、谢灵运与鲍照
第一节 陶渊明:“诗人”的诞生
一、迥异时流的“诗人”
二、“尘网”内外:陶诗的广阔世界
三、不止诗赋:触碰“文”的境界
第二节 谢灵运:“模山范水”与诗赋离合
一、《山居赋》:是否“山水”?如何“山水”?
二、山水诗:“模山范水”的另一可能
三、山水诗与山水赋的不同命运和走向
第三节 鲍照:诗歌内部的新姿与裂变
一、批评指向何方?
二、批评背后:鲍照乐府诗的特点
三、五言徒诗和辞赋:不同的面目
小结 幸与不幸:变革时代与个体选择
第八章 最后的诗人与赋家:庾信的诗和赋
第一节 “知人论世”与比次作品
一、丰富的考订
二、考订背后:观念与逻辑
第二节 功能分类与诗赋异同
一、为人为己:分类的另一种尝试
二、南北不同:生命历程与文体差异
三、《拟咏怀》:尚不够用心结撰的“言志抒情”
第三节 海涵地负:《哀江南赋》的“集成”与“优先”
一、“集”庾信各体创作之“成”
二、“集”先前辞赋传统之“成”
三、《哀江南赋》与文学家庾信
小结 从《哀江南赋》到《北征》
结语 文体的远与近:结构文学史的另一种可能
附录 从“诗赋”到“诗文”
一、正史及相关文献中的“诗赋”与“诗文”
二、对现象的解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赋兴替与六朝文学的演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3209597
开本 16开
页数 4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57
出版时间 2023-11-01
首版时间 2023-11-01
印刷时间 202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756
CIP核字 2023204679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3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8
166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