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绚烂的空无(艾米莉·狄金森的信封诗汉文英文)(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信封、包装纸、书页旁边的空白处……狄金森晚期的大量创作大多写于这些凑合的、易碎的载体上,其中就包括本书所收的52份信封诗手稿。
这些信封诗的创作时间跨度为1864年至1886年,信封经过裁割,文本带有勾画、涂抹的痕迹,文字依据信封固有的分区和形状向外发散,从中可见狄金森在页面上进行的视觉形式实验和异文实验。其文本内容多由简短跳跃的词句组成,吉光片羽,呈现出诗人晚期创作的灵感流转。
本书由文献学者玛尔塔·沃纳和视觉艺术家珍·伯文联手汇编,包含105幅全彩、原大印刷的信封诗手稿影印图,附有英文转写图,以及中英对照的转写文本。
目录
中译本序:来自狄金森信封诗的礼物
玛尔塔·沃纳
序 言
苏珊·豪
导言:研究尺寸大小
珍·伯文
中译本体例说明
信封书写
逃脱路线:狄金森的信封诗
玛尔塔·沃纳
视觉索引
珍·伯文
信封诗玛尔塔·沃纳
致 谢
译后记
王柏华
序言
序 言
苏珊·豪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说过一句
名言:“诗歌是学者的艺术。”在这部《绚烂的空无》
(The Gorgeous Nothings)里,一位文献学家和一位
视觉艺术家联手,以书籍形式创造出一个展览:狄金森
信封诗影印本,辅之以文本转写。
我从小阅读托马斯·约翰逊(Thomas H. Johnson
)编订的1955 年版《狄金森诗集》,因此,对于这位
诗人中的诗人,我最初的了解和喜爱都源自这个版本。
我当时相信我所读的就是狄金森当初写出来的样子,我
发现那些破折号和首字母大写的单词既是激进的又是有
条不紊的。它们显得如此整齐划一,直到1981 年拉尔
夫·富兰克林(Ralph Franklin)编订的手稿册出版,
原来,诗稿中的那些断行如此不同,越来越多样化,甚
至蔓延到纸页的全部空间。许多诗歌都包含异文,罗列
的异文亦成为文本的一部分。诗歌以分组的方式排列。
这里存在一种可能:分组排列的意图或许是为了构成系
列作品。但富兰克林没有为手稿提供文本转写。或许正
是由于这个原因,长期以来狄金森学者们竟没有留意到
他的工作所揭示出的意义。富兰克林后来编订的异文汇
编本呈现了编年上的以及其他若干变化,却一如既往地
忽视了手稿的视觉和听觉特征,这些特征在后期的零散
手稿中尤其明显。在近二十年的岁月里,几乎所有诗人
和学者,即使见到了原作,竟也没有胆量向我们表明,
我们自以为看到了原貌,但所见其实并非真相。所幸,
阿默斯特学院图书馆最近将馆藏的狄金森手稿以数字化
图片的方式公之于网络,向读者免费开放。可我一直梦
想着能在一本书里见到附有文本转写的后期手稿,这样
读者就能观看、触摸、逐页翻阅它们。我还希望会有一
天,它们能在美术馆里展出,因为那一个个物件常常是
诗歌和视觉艺术的合体。本书的出版令我兴奋。玛尔塔
·沃纳二十年来致力于研究狄金森后期手稿,包括零散
的片断和草稿,珍·伯文是一位视觉艺术家,她们合力
打造了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对普鲁斯特来说,一个片断是一小点时间的纯然状
态;它盘旋在现在与过去之间,当下的现在和曾是现在
的过去。纸上的一个印记在写下的时刻能让自己惊喜吗
?狄金森的后期作品经常表明,它能拥抱偶然性,同时
捕捉从前的一个瞬间。它们是耳朵、触摸和视线的汇聚
点。或许在她的意念中,一个句子或诗行在基本组成部
分的关系之中既受制于法则,但又是开放的、无拘无束
的和偶然的。把这些“信封”看作视觉上的物件,与此
同时,阅读上面那些语词的声音和意义,你需要抓住运
气和意外机遇——在滑动的纸片上滑动。
形式是否像信函那样涵纳一切?一个想法能听到自
己之所见吗?那些写作是暗示性的,不是静态的。你如
何在一个印刷的文本中抓住其动态的力量?是否有某种
正确的方式来清理这相互纠缠的原始的纸片森林?是否
有一首不可写、不可知的诗作,超出了写作技巧所能驾
驭的一切?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这是她的胜利。她把这
个秘密带到了坟墓,她不会放弃这个幽魂。
就好比靠心灵感应的电流来抵达,好比联络而不靠
联络媒介。1882 年5 月14 日,听说奥蒂斯·洛德法官
(Judge Otis P. Lord)突然病倒了,她给对方写信
说:“我要写一封电报吗?我问电线,你怎么样了,并
附上我的名字。”
对于纸质的信封而言,她已撕开了封条,对风险和
逆转不以为意。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之后,狄金森的这一
面才得以敞开,为我们所见。当她只有十六岁的时候,
她给朋友阿比娅·鲁特(Abiah Root)写信说:“让我
们一起努力吧,跟时间分手,尤为不情不愿,看时光扇
动着它的小翅膀,飞驰而去,渐行渐远&新来的时光,
请我们关注。”这本《绚烂的空无》带来了一个新的狄
金森,请我们关注。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导语
狄金森是诗歌史上绕不开的诗人,她生前鲜为读者所知,身后名声大噪,与惠特曼并称美国诗坛“双星”。无论是她充满浪漫奇思的诗作,还是她醉心园艺、后期闭门不出的个人生活,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么,这些广为人知的狄金森诗歌,真就是她当初写下它们时的样子吗?它们是否在出版和印刷的规训中失却了什么?狄金森随手涂抹、勾画的痕迹,那些点线、异文,“不规范”的字母大小写和诗歌分行,是否自有其视觉和听觉意义?
“我们自以为看到了原貌,但所见其实并非真相。”(苏珊·豪)
所有这些问题,唯有狄金森的手稿本身才能给出答案。这就是这本《绚烂的空无:艾米莉·狄金森的信封诗》无可取代的意义。
本书复刻了英文版原书的开本大小,承袭了其美术风格,将已鉴别的全部52份信封诗手稿1:1原大全彩呈现,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中英对照的诗歌转写,以及文献学家玛尔塔·沃纳的《中译本序:来自狄金森信封诗的礼物》,方便中文读者跨语种窥见这位传奇女诗人的创作瞬间。
书评(媒体评论)
在《绚烂的空无》的书页上,对这些看似微不
足道的废纸屑的优美复刻,使我们更接近这位不断
思考的诗人的不安——晚年的她一再拿起铅笔和信
封残片,书写最卑微与最崇高的存在状态。
——海伦·文德勒 诗歌评论家
直接的冲击首先来自文字,紧随其后,挥之不
去的余震,则来自布置下的视觉细节。当然,《绚
烂的空无》的最妙之处在于,它给了我们这一切,
完完整整的。
——霍兰·科特 《纽约时报》
这本制作精美的《绚烂的空无》——由伯文和
沃纳精心策划——让你第一次与全彩摹真的狄金森
的信封诗相遇。这是一次徘徊于阅读与观赏之间的
体验,在这两种感知模式之间切换,并彻底刷新了
二者。
——本·勒纳 《纽约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绚烂的空无(艾米莉·狄金森的信封诗汉文英文)(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艾米莉·狄金森
译者 译者:王柏华
编者 (美)玛尔塔·沃纳//珍·伯文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60354
开本 8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416
CIP核字 2023155013
中图分类号 I712.24
丛书名
印张 3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