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自然的悄悄话·博物美文书系:野有蔓草 爱有嘉果(套装全两册)
内容
内容简介

“大自然的悄悄话博物美文书系”是一套关于植物的生态美文集,包括《野有蔓草》《爰有嘉果》两册,内容涉及童年、乡村、自然等。作者用散文的笔调、智趣的语言,带领孩子们走进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感受草木花果的芬芳,聆听大自然的絮语,体会源自大自然的纯粹快乐。作品在生动讲述植物故事的同时,更融入了科普知识及人文典故,兼具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野有蔓草》收录了22种野草野花,包括车前草、蛤蟆草、清明草、荠菜、紫云英、紫茉莉、菟丝子、牵牛花、葍秧、蒲公英、紫花地丁、二月兰、太阳花、野菊、蜀葵、鸭嘴花、虞美人、凤仙花、石蒜、野鸡爪、鸡矢藤、白头翁,兼具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每种植物均配以精美的全彩插图。

《爰有嘉果》收录了16种野果,均配以精美的全彩插图,包括扎刺果、楮桃、八月瓜、蒺藜、苍耳、狗核桃、苘盘盘、小喇叭、端端、龙葵、栾树、无患子和皂荚树、覆盆子、蛇莓、火棘果,兼具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内容涉及童年、乡村、自然、生态。

作者简介

作者:韩开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成都文学院特邀作家。出版《虫虫》《与兽为邻》 《水精灵》《雀之灵》 等多部自然文学作品集,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紫金山文学奖等文学奖项。

绘者:花农女,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自由插画师,园艺、手工达人。热衷于用画笔记录花卉种植和生活琐事。出版书籍《多肉植物手绘日记》《花农女的水彩宴》《花间节气》 等。

精彩书摘

《野有蔓草》

清明草

菊科鼠曲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中文名鼠曲草,俗名鼠耳草、佛耳草、清明菜、茸母等。

青团是清明时节江浙一带人爱吃的一种特色小吃,又叫清明果或者清明团子,还有地方叫它黄花麦果。用时令的野草汁拌和糯米粉做成团状上笼蒸熟,里面可包馅也可不包馅,外观颜色鲜艳油绿,有如水色很足的软玉,咬上一口,糯韧

绵软,有淡淡草香,十分可口。

关于它的来历,说法很多,不一一列举,只举两例:

一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跟寒食节的来历有关: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乱,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贤士介子推始终追随其左右,甚至“割股啖君”。后来重耳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让介子推出山,在想了许多办法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听信了手下一位大臣的馊主意——这位大臣本来也可能是好意——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希望介子推可以自己走下山来。结果事与愿违,介子推宁死不肯下山,和他的母亲一起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大恸,为了纪念介子推,就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晓谕全国,每年这一天不动烟火,只吃冷食。第二年,晋文公来山上祭奠介子推,意外地发现,那棵被烧焦的大柳树居然复活了。看到柳树,晋文公就好像看到了介子推,百感交集,祭拜之后,又把这棵大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将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寒食节和清明节逐渐演变为祭拜先祖的节日,用时令野草汁拌和在糯米粉中做成的青团也就成了祭拜祖先的供品。

另一说则要晚上许多年,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一位农民用艾草汁拌在糯米粉中做成颜色碧绿的米团,混在一筐青草中,躲过了清军的检查,让遭清军追捕而躲藏起来的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得以充饥饱腹,并趁夜返回了大本营。因为青团绵糯好吃还救过自己的命,忠王李秀成下令部下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于是,吃青团的这一习俗从此流传了下来。

这样的传说未必可信,我以为,这可能只是我们的祖先为一种美食的诞生展开的一场合理的想象,毕竟,没有很大来头的东西称不上“高大上”。

但如果你一定要在这两个传说中选出一个作为青团的来历,我觉得可能第一个更接近于事实,起码,青团是清明时节特有的食物,而且它多在祭奠祖先时使用。还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是,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将野草汁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做成食物的文献记载——《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是日,取鼠曲汁、蜜和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这里的“龙舌?”,就是青团的前身。《荆楚岁时记》成书于南北朝时期,而太平天国运动则是发生在清朝晚期,这中间,隔了一千多年。制作青团的米粉都是糯米粉,这个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用来做汁染绿的野草,一般来说,时令的野草多用艾草、鼠曲草、雀麦草等,也有用蔬菜的。我老家多用鼠曲草,我老家人多把它叫作面蒿,又叫作清明草。

鼠曲草是它的中文学名,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俗名,据不完全统计,至少能有六七十种之多,每一种俗名似乎都有来历。比如光看叶子的形状,有人觉得它像老鼠的耳朵,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鼠耳草”;有人觉得它像佛祖的耳朵,就给它取名“佛耳草”。还因为它的叶片上布满了细密的白色茸毛,很像长了白毛的野艾的样子,也有人叫它黄花白艾或者田艾。虽然艾草和鼠曲草都是制作青团的上好原料,又同属菊科,实际上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鼠曲草茎叶上的这一层细密的茸毛,让我想起中国古代的一位名人,他是一位皇帝,在艺术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不但画得一手好花鸟画,自成一派,号称“院体”,还写得一笔好毛笔字,独创了流传后世的“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但作为皇帝,他在治理国家方面,却又表现出少见的昏庸无能,与他的艺术成就相去甚远。这个人就是宋徽宗赵佶,堂堂一国之君,最后竟成了金人的俘虏。跟着金人的大队人马缓缓北去,赵佶一路悲悲戚戚,好不伤心,即使渐起的东南风也不能吹化他胸中郁结的坚冰。是啊,他心里怎么可能不难受呢?由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皇帝,沦落到任人摆布、受尽屈辱的阶下囚,这是多么大的落差呀!一日,赵佶在绝望地低头行进间,忽见路边一棵小草破土而出,叶片上满是细密灰白的茸毛,一下子想起又到清明时节了,回忆起当初的帝王生活,忍不住悲从中来,一首诗脱口而出:“茸母初生认禁烟,无家对景倍凄然。帝城春色谁为主,遥指乡关涕泪涟。”

这棵引起赵佶思乡之念的“茸母”,正是鼠曲草,因了这层茸毛,它被古人认作“万茸之母”。茎叶表面长有茸毛,以至于整株微微发白的植物在自然界中并不鲜见,至少我还可以指出几种来,比如石竹科的毛剪秋罗(俗名醉仙翁)和唇形科的绵毛水苏(俗名羊耳朵),还有菊科的细裂银叶菊,都是此类植物的代表。在这么多有茸植物中,唯独它可称“母”,可见它在此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无独有偶,不知是不是巧合,鼠曲草的日本名中也有一个“母”字,叫作“母子草”。

其实这种草在日本还有一个名字,叫作“饼草”。据说日本人也用这种草的叶片做饼吃,至于是不是像制作青团一样把它打成汁拌在糯米粉中当成染料就不得而知了,但这至少说明,除了我国有拿这种野草制作食物的习俗之外,外国也有。我有点疑心这是日本人从我国学去的,不知当年他们派来的那么多遣唐使中,有没有人把这一习俗带回去。

这种野草除了满身细密的灰白茸毛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在早春开花,花朵簇拥在它的顶部,呈细密的黄色圆球状,很是可爱诱人。因了这个缘故,有的地方把用这种草做的青团叫作黄花麦果糕。

在鼠曲草多达几十种的俗名中,我独爱“清明草”这一种。原因无他,在那么多可以当作青团即清明果原料的野草中,比如艾草、雀麦草、苎麻,唯独它叫“清明草”,就凭这,它也值得我另眼相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自然的悄悄话·博物美文书系:野有蔓草 爱有嘉果(套装全两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开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2110481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