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彼岸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批来自西方的文化英雄,曾经引领过文化浪潮,书写了文艺史的传奇。独身,彰显着他们独特的生命状态和生命体验。在人类文明史上,他们因为自己划时代的作品而令人着迷,又因坎坷曲折的情感历程令人惊奇。

本书揭秘了这些文化英雄鲜为人知的情感历程,勘探他们深邃幽秘的内心世界。

内容推荐

本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目录

童话外的安徒生

饥饿艺术家卡夫卡

沙龙里的普鲁斯特

嚎叫诗人金斯伯格

简·奥斯丁的独身:傲慢,还是偏见?

私奔的乔治·艾略特

艾米莉·狄金森:隐居的修女

艾米莉·勃朗特:爱情荒原里的石楠花

波伏瓦:活出“第一性”的魅力

叔本华:女人的天敌

尼采:悲剧里的诞生

瓦尔登湖畔的梭罗

萨特:让生活与哲学合而为一

温柔的凡·高

勃拉姆斯:控制你的激情

握不住幸福的贝多芬

试读章节

19世纪30年代初期,安徒生在诗歌之外偏爱的女人,首先而且主要是那些对性生活鄙夷不屑的女性,或是那些因为年龄、社会地位或是在身体上有缺陷而不得不把性生活抛在一边的女人。对于安徒生来说,她们就是他的“妈妈婶婶”和“姐姐妹妹”,比如他经常做客的那些家庭的女主人塞恩·拉索、克拉拉·海因克、斯凯夫尼亚夫人等。

在安徒生的一生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安全姐妹”:路易斯·科林、杰特·科林、马蒂尔德·奥斯特、珍妮林·德。她们同样都表现出一种超越于性别和肉体的安详,以及一种清幽高雅的镇定。

而这些母亲姐妹般的女性在某种意义上同样也像神一样无法靠近,因为她们要么年纪太小,要么年纪太大,或者已经结婚,或者不是驼背,就是个子太矮。

安徒生几乎从未放弃过“姐妹”这个词,对于安徒生来说,它有着双重的含义。一方面,当他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马上可以把自己标榜为“兄弟”,以“兄弟”的名义把自己放进一个原本毫不相干的家庭里;另一方面,利用这个尊称——“姐妹”,安徒生突出了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关系,同时性的威胁一扫而光。

显然,安徒生给自己修建了一个牢固而清晰的界限,“姐妹”这个词也形成了安徒生的修女规则,成为他一生中最强大的保护神,让他免受诱惑,永葆纯真。而女人也恰恰是因为他的纯真而喜欢他。德国钢琴演奏家克拉拉·舒曼也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个丹麦童话作家是一个人“所能想象到的最丑陋的男人”。但是对于女人而言,无论年轻还是年长,也不管安徒生走到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她们却都愿意围绕在他身边。

3

19世纪40年代,被称为瑞典的夜莺的珍妮·林德最有可能成为安徒生的伴侣。有资料显示,珍妮·林德对安徒生表现出少有的热情,她找到安徒生跟他共度圣诞夜,想方设法安排跟他会面,甚至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同乘马车,出双人对。但安徒生同样成功地把这段感情转化为兄妹之情。

安徒生在其作品中说:“我对她有一种兄长的心态,感到快乐,原因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从珍妮·林德那里知道了艺术的神圣性,我应该为了艺术的崇高性而奋斗终生,珍妮·林德对我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本书、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样,安徒生还是成功地把他们处理为兄妹关系。

通过儿子与母亲、兄弟与姐妹的关系,安徒生一次又一次成功地把那些年轻而有魅力的女性置于某种神圣的位置,并通过这种方式回避了她们的性欲。

这个现象在他后来的作品《守门人的儿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守门人儿子的眼中,将军迷人的女儿艾米莉“那么的迷人……如此的飘逸,又是如此的娇嫩,如果把她画在画上,那只能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肥皂泡”,最终,这么娇艳的姑娘对守门人的儿子来说,只能是可远观的肥皂泡。

丽波尔、科林的女儿路易斯,就是安徒生生活中的肥皂泡。这两个年轻而性欲旺盛的女人被安徒生巧妙地转化为“妹妹”,并且接受了他的修女法则,就此摆脱了一切同这位“哥哥”可能发生的危险关系。

4

学者们一致认为,1830年是安徒生情感生活的重要年份。那年夏天,安徒生应大学同学克里斯蒂安·沃伊特的邀请,去他的家里玩。在那个美丽而富饶的小岛上,安徒生见到了克里斯蒂安的妹妹丽波尔,立刻被她迷住了,向她发出了求婚的信件。但丽波尔拒绝了,因为她已经跟药店老板的儿子订了婚。安徒生失望极了,但安徒生并不打算破坏丽波尔的婚礼计划,他写了一封口是心非的信,声称他根本不是求婚。后来发生的事情确实证实了这一点。在与丽波尔的关系上,安徒生甚至对她的哥哥和她的家庭付出了更大的热情,丽波尔俨然是他设想中的这个大家庭中令人怜爱的小妹妹。  但不管怎样,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恋爱,据说在安徒生人殓的时候,主持丧事的爱德华忽然发现安徒生的胸前挂着一个小袋,袋里装着一封信。信纸因岁月的流逝,已经变得焦黄,但仍保存完好,字迹也清晰可辨,安徒生把它当做最珍贵的珍宝,日夜带在身上。爱德华把这封信打开,发现那竟是丽波尔在和另一个男子结婚前写给安徒生的最后一封信。

5

这种奇怪的修女法则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心理症结:对女性的恐惧。我们有理由认为,安徒生对性的恐惧与他童年时代姐姐被卖到妓院有关,到了成年的安徒生仍走不出这个阴影。

因为修女法则,单身的安徒生与女性交往总是谨慎恭敬。也有女孩子因迷恋他的童话而迷恋他,通常是他的朋友们的女儿。但任何事情只要一和性沾上边,他便勇气尽失,女人们和她们的胴体总是让他惊慌失措。

P10-12

序言

不知从何时起,独身成为一个迷人的话题。

在那些偏远的农村或闭塞的小镇,独身是一种耻辱,是被动和无奈。而在那些时尚的都市,独身有时是一种光环,也是一面旗帜,上面赫然写着独立、个性和另类。当不少人被婚姻折磨得疲惫不堪、无处藏身的时候,独身者的魅影总会迈着最轻盈的舞步向人们发出邀请。

独身者也会有黯然神伤的时候,但比起婚姻中一些互相撕扯得面目狰狞的男女,那种忧伤也显得优雅而美艳。

这是一批来自西方的文化英雄,曾经引领过文化浪潮,书写了文艺史的传奇。独身,彰显着他们独特的生命状态和生命体验。在人类文明史上,他们因为自己划时代的作品而令人着迷,又因坎坷曲折的情感历程令人惊奇。

这本书,首先意在揭秘这些文化英雄鲜为人知的情感历程,勘探他们深邃幽秘的内心世界。

他们当中,有的人独身是因为对艺术的爱超过了对异性的爱。卡夫卡就非常担心娶了妻子会让他远离文学创作。在那些漫漫长夜里,他更愿意让自己在文字中飘浮,如果有妻子相邀共枕,抑或是红袖添香,都会让他感觉是与文学的疏离。凡·高很想拥有一位妻子,但他的理想是让妻子跟他一道献身艺术,当他是画家时,那个妻子就应该扮演模特的角色。而且他还天真地认为,生活有了绘画就够了,他坚决让那些衣食住行走开,于是,那些理想中的妻子也跟着走开了。

有的人独身是缘于自由的诱惑。在萨特看来,再也没有比不结婚而又拥有源源不断的爱情更美好的了。他的人生是他的哲学的组成部分,他要自由选择存在的方式。梭罗之所以能在瓦尔登湖实现独居,要归功于他妻子的缺席。他坚信,瓦尔登湖如果有了夏娃,就不会有这种纯粹和宁静。正因为他一生独守,人类才有了那部迷人的《瓦尔登湖》。

有的人独身是因为对母亲异乎寻常的爱或者恨。叔本华因为嫌恶母亲而引发了对所有女人的恨,女人让他一生都感觉倒霉,这更加剧了他哲学上的悲观与绝望。普鲁斯特却因为对母亲异乎寻常的爱而拒绝了其他女性,他甚至怀疑爱情存在的真实性。一部《追忆似水年华》无非证明了一个道理:所谓爱情,只不过是一场幻觉。

有的人独身恰恰是因为他们太关注理想的婚姻。简·奥斯丁终其一生都在研究女人如何能嫁得一个好丈夫,她甚至找到了好姻缘的秘密,但却因此错过了自己的婚姻。贝多芬一心梦想着娶个上流社会的女子为妻,但他太偏执了,结果事与愿违。

还有人独身是因为他们对同性的兴趣超过了异性。金斯伯格的同性恋跟时代对他的伤害有关;安徒生渴望同性的友谊牵涉到他童年时代缺失的父爱。他们都从同性那里寻找慰藉,结果他们仅仅找到了这个世界一半的美丽。

这本书,不仅仅关注这些文化英雄的独身生活,还关注他们的独身生活与艺术、文学或哲学成就之间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独身生活是他们文化成就的催化剂。

凡·高千方百计地想觅得一位妻子却总也不能如愿,独身把他推向绘画艺术的巅峰。对于那些文学家,独身生活更好地孕育了他们恣意飞舞的文字,成就了普鲁斯特那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也使艾米莉·狄金森收获了奇异的诗句。对于萨特和波伏瓦而言,放弃婚姻成全了他们活出更多的可能性,使他们的创作与情感体验互相成就。因为独身,尼采更为孤独,更深刻地体味到酒神狄奥尼索斯对他的召唤,于是,他向着几千年的欧洲基督教道德谱系发动攻击……

即便如此,千万不要把这本书当成独身主义者的宣言。如果你想通过阅读本书而获得独身主义的自信,那么你可能会失望,因为它不是在宣扬独身主义,相反,它在分析独身与这些文人成就的同时,也展示了他们一个人跳舞时的孤单与落寞。当你看到尼采为驱赶孤独而拥抱陌生人时,你保准会为独身主义者唏嘘不已。

当然,他们虽然身处落寞,却也躲开了婚姻中的烦琐,徜徉在文学、艺术与哲学的世界中,过着更加纯粹更具精神性的生活。对于婚姻中的普通人而言,每天还能有多少时间在思考,还能拥有多少自己的空间呢?更多的闲暇被爱人、儿女占用了,享受了天伦之乐,但也失去了很多思索的快乐和创造的力量。而这些独身者,虽然孤单落寞,却无时无刻不在追问人生的真谛,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与哲学。

独身之于人生是一件幸事抑或是不幸,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些文化英雄不是因为他们的独身而美丽,但独身无疑增添了他们的美丽与神秘。

不管你是处在婚姻之内还是婚姻之外,只要你真正地为情感伤痛过,也真正地爱过或恨过,你都能与本书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因为他们就是一群至诚至真的人;同时,只要你在婚姻之外还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你才会理解这一群人,他们虽然一个人跳舞,甚至有时舞姿并不优美,但他们却迈出了最精彩绝伦的舞步。所以一个人跳舞,有时刚刚好。

                  青黛

              2006年12月15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彼岸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青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064742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5.4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0
15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