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清代民国时期黔东南"林农兼作"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清代民国时期黔东南“林农兼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林业为主、农业为辅的两种经济生活方式,二者互为补充;二是指谚语中的“林粮(农)间作”,在林木间套种农作物。黔东南“林农兼作”的兴起与其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联系紧密,林区杉木栽种主要使用实生苗和萌芽更新技术,一般树种皆害怕杉木等针叶树种分泌的化学物质,只有少数阔叶树种能够抵抗,因此契约中与杉木混交的树种多为油茶、油桐等。文书和方志中杉木成材一般需18-20年,在实际套种过程中,为防止林农将精力全部放在农事而忽略林业经营,山主出佃山场时便明确成林时间,最短2年、最长8年,以3-5年为常态;“林农兼作”中山主经营山场形式多样,其中“股”确定了山主对山场的占有,可以继承、买卖;“林农兼作”下山主和林农可以通过山场、林木、山林断卖,按契分成,山主、地主及农民还有其他获利途径,“林农兼作”因能兼顾各方利益而在黔东南林区存续几百年。对其深入研究,可重塑林区经济实态,对林农史、区域经济史研究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当今林下经济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林农兼作”及“林农兼作”文书 第一节 “林农兼作”及“林农兼作”的具体做法 一 “林农兼作”的含义 二 “林农兼作”的具体做法 三 “林农兼作”效益分析 第二节 “林农兼作”文书 一 根据时代分类 二 按照内容统计 第二章 “林农兼作”的兴起 第一节 黔东南林区简况 一 自然条件 二 社会环境 第二节 “林农兼作”的兴起 一 木材贸易的繁荣 二 人工林的长周期性 第三章 “林农兼作”下的林农技术 第一 节林农作物栽培技术 一 杉木栽培技术 二 油茶和油桐培育技术 三 农作物栽培技术 第二节 林木伐运技术 一 林木砍伐 二 林木运输 第三节 文书体现的技术要求 一 明确成林时间 二 连片经营 第四章 “林农兼作”下的山主、田主与林农 第一节 山主与山场经营 一 山主 二 山场经营 三 山场性质 第二节 田主与田土兼并 一 田土典当 二 田土买卖 三 田土租佃 第三节 林农与山林抚育 一 “来人”与世居林农 二 林农与山林抚育 第五章 “林农兼作”下的利益分配 第一节 山权林权断卖 一 山场断卖 二 林木断卖 三 山林断卖 第二节 土栽按契分成 一 分成比例的统计 二 土栽按契分成 第三节 栽手间、山主间按股分利 一 以股表示股权的分利 二 以一定金额表示股权的分成 第四节 其他获利途径 一 山主田主放贷 二 农民的其他获利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清代民国时期黔东南"林农兼作"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强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8810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16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329.732,F326.277.3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