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伽达默尔诗化哲学 |
内容 | 内容推荐 伽达默尔的思想中潜藏着一个长期为人所忽视但又极有价值的理念——诗。《伽达默尔诗化哲学》以诗为线索对伽达默尔思想的源起、建构和实践进行重新解读。首先从古希腊、德国浪漫主义、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等方面探究伽达默尔诗化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学理背景。进而从艺术论、语言论、存在论三个层面对伽达默尔诗化哲学之“体”—理论构成进行解析。最后对伽达默尔诗化哲学的“用”之维——诗歌批评实践进行了阐释。最终认为“诗”在伽达默尔那里是一个跨度很大的理念,它不仅是具体的文学体裁,是艺术的别称,而且是一种原初的生存状态,是真理之境,所以诗在伽达默尔的思想体系中占据本体论的高度。伽达默尔的诗化哲学代表了现代性危机之下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必然转向。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与诗为伴的哲学生涯 第二节 伽达默尔诗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研究概况 一 “诗”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二 研究概况与存在问题 第一章 伽达默尔诗化哲学溯源 第一节 古希腊之源 一 神话意识:从诠释学的起源谈起 二 光的形而上学:柏拉图美的本质说的照耀 三 存在之根:古希腊语言存在观的印记 第二节 德国浪漫主义遗风 一 将艺术与美推上高峰 二 将生命与诗合而为 三 将希腊诗境作为归宿 第三节 师门之学 一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影响 二 海德格尔早期存在论的奠基 三 海德格尔晚期诗化思想的潜移默化 第四节 小结:哲学史视域下的伽达默尔诗化哲学思想 第二章 诗化哲学之“体” ——伽达默尔诗性之思的理论剖析 第一节 艺术论 一 艺术真理观 二 艺术理解论 三 从艺术到诗之必需 第二节 语言论 一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二 “倾听”自我展现的诗性语言 三 从语言到诗性语言之必需 第三节 存在论 一 时间性、经验性与神性 二 诗乃存在之家 三 从存在到诗意存在之必需 第四节 小结:从语言艺术走向存在的诗 第三章 诗化哲学之“用” ——伽达默尔的诗歌批评实践 第一节 诗之真:歌德诗评 一 神性与人性的共存 二 爱与死的存在意义 三 对立背后的时间性 第二节 诗之魂:荷尔德林诗评 一 荷尔德林与返乡 二 荷尔德林与未来 三 于诗语之中居留 第三节 里尔克、格奥尔格、策兰诗评 一 神话诗的回转:里尔克诗评 二 诗文的整体性:格奥尔格诗评 三 诗以语词确立存在:策兰诗评 第四节 小结:伽达默尔诗评——思与诗的对话 第四章 伽达默尔诗化哲学的启示 第一节 伽达默尔诗化哲学与现代危机 第二节 伽达默尔诗化哲学的美学意蕴 第三节 小结:诗化之路——哲学的自我救渡 结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伽达默尔诗化哲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805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10000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6.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