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道(中大哲学评论第1辑心性与中道)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之学术集刊,“中道”,意指“大中至正”之道,亦为“中和可常行之道”。中西哲学虽然在视角、路径上有诸多不同,但殊途同归,均有“中道”之内核。本学术集刊以此为义,旨在向学界共享海内外之学术成果,为新锐提供平台。本辑为《中道(中大哲学评论第1辑心性与中道)》以“心性与中道”为主题,围绕先秦儒墨思想及西方舍勒的伦理学思想,阐释“心”与“道”之问题。选文多为海内外知名学者之成果,主题相关性、学术参考性俱佳。 目录 《中道:中大哲学评论》发刊词 经典解释:先秦哲思与回响 韩日儒者对孟子“王道”政治思想的论辩/黄俊杰 孟子论修身/信广来 试论《中庸》的“诚”/郑开 仁爱与兼爱—重探儒墨之是非/郑宗义 专题研讨 “尼采与人的可疑问性”——马克斯·舍勒的一个未完成报告/[德]沃尔夫哈特·亨克曼 作为事件和作为社群世界之形式的同情/[德]克里斯蒂安·拜尔莫斯 《同情书》之中的“爱的秩序”与“应答爱”的伦理——关于舍勒伦理思想的管见/[日]岩谷信 马克斯·舍勒与和辻哲郎——两种伦理学的构想/[日]横山陆 古典新刊 尚書既見/〔清〕莊存與 著 四書朱子文集纂·大學/〔宋〕朱熹 著 〔清〕陳鏦 編 学术书评 “制作”的争议与困境——读普鸣《作与不作:早期中国对创新与技艺问题的论辩》/郭羽楠 《中道:中大哲学评论》征稿启事 《中道:中大哲学评论》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道(中大哲学评论第1辑心性与中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张伟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1914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58 |
| CIP核字 | 2022246705 |
| 中图分类号 | B-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2 |
| 宽 | 183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