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万物有灵人间有味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朱光潜代表性散文三十篇,从“美的本质”“审美趣味”“美的人格”“生活之美”“美与人生”五个方面,展现一代美学大师的美学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朱光潜一生以美育人,著述等身,说理深入浅出,文字行云流水,态度温润亲切。他将审美的态度融汇到人生的各个方面,倡导“人生的艺术化”,引导读者在对美的体验中追求人性的完满,感受生命的趣味。
导语
本书精心选编朱光潜一生代表性的三十篇散文,篇目经典,对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具有强烈的精神感染力。
朱光潜后人授权审定,全面展现一代美学大师的美学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典值得常读常新,朱光潜一百多年前对于美的思考、对于生活之美的见解、对于青少年为人处世的建议,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钱钟书、朱自清、季羡林、余光中、蒋勋等文学大家推崇的心灵读本,影响了三代国人。
装帧精美,内文附精美插图,给读者带去充满美好诗意的阅读体验。
书评(媒体评论)
“大学问家的学问跟他整个性情陶融一片,不
仅有丰富的数量,还添上个别的性质,每一个琐细
的事实,都在他的心血里沉浸滋养,长了神经脉络
,是你所学不会,学不到的。”
——钱钟书
“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
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值得学者深思。”
——朱自清
“现在人们常谈生命的价值,我认为,孟实先
生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的。”
——季羡林
“朱光潜的书,不但内容、观点启发了我,而
且他的语言很流畅、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现在
的年轻一代可能不会去找朱光潜的书去看,我建议
他们读一读。”
——余光中
精彩页
辑一 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
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这种恋爱是否可能,颇有人质疑,但是历史上有多少著例,凡是到极浓度的初恋者也往往可以达到胸无纤尘的境界。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 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相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 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稞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 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一般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 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 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 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抓,被它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意义。事物本来都是很混乱的,人为便利实用起见,才像被火烧过的小孩子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说天天吃 的东西叫做“饭”, 天天穿的东西叫做“衣”, 某种人是朋友,某种人是仇敌,于是事物才有所谓“意义”。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在许多人看,衣除了是穿的,饭除了是吃的,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类意义之外,便寻不出其他意义。所谓“知觉”,就是感官接触某种人或物 时心里明了他的意义。明了他的意义起初都只是明了他的实用。明了实用之后,才可以对他起反应动作,或是爱他,或是恶他,或是求他,或是拒他,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见到一个美人,不说,“我要去向她求婚,她可以替我生儿子”,他只说,“我看她这人很有趣味,我要来研究她的生理构造,分析她的心理组织”。科学家见到一堆粪,不说,“它的气味太坏,我要掩鼻走开”,他只说,“这堆粪是一个病人排泄的,我要分析它的化学成分,看看有没有病菌在里面”。科学家 自然也有见到美人就求婚,见到粪就掩鼻走开的时候,但是那时候他 已经由科学家还到实际人的地位了。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止在古松本身上面。不过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万物有灵人间有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光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37610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24-03-01
首版时间 2024-03-01
印刷时间 202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28
CIP核字 202401756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