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代加拿大华文报刊文学研究(以大汉公报为中心)
内容
内容推荐
本著作是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近代加拿大华文报刊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的结项成果,主要以近代加拿大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存续时间最长的《大汉公报》为中心,对报刊文学资料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考察近代加拿大华文文学的真实状况和发展趋势。近代加拿大华文文学源于中加文化的碰撞、交流,从中能够窥见中华文化在加拿大的传播与影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近代加拿大华文报刊文学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渐趋严苛的移民政策:从自由入境到限制入境
第二节 加拿大华埠侨团、文教发展情况
第三节 华文报刊兴盛之前的加华文学:两类不同的文学镜像
第二章 《大汉公报》的创办、运作及发行
第一节 从《华英日报》到《大汉日报》《大汉公报》
第二节 《大汉公报》办刊宗旨、运作及发行范围
第三节 《大汉公报》历任主笔及其他成员(1910—1919)
第三章 《大汉公报》文学资料研究
第一节 《大汉公报》头版论说、时评
第二节 《大汉公报》文艺副刊研究
第三节 《大汉公报》其他版面文艺资料研究
第四章 《海外嘤鸣草》《避庵诗存》——《大汉公报》文学资料延伸研究
第一节 《海外嘤鸣草》:《大汉公报》文艺副刊的部分摘编
第二节 《避庵诗存》:加国华人共襄出版盛举的结晶
第五章 近代加拿大华文报刊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报刊笔战与近代加拿大华文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转载与自创:加拿大华文报刊文学的演变
结语
参考书目
序言
作为近代海外华文文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
大华文文学的发展虽受到一些关注,但相关研究尚不够
深入。作为华文文学的主要载体——华文报刊,跟同时
期中国报刊一样,承担了文学产生、发展与传播的主要
任务。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其种类远不如中国以及美国
华文报刊丰富,但也有其自身特色。
近代美国加州和加拿大卑诗省是北美华人聚集最多
的两个地区。美国加州三藩市被称为金山大埠,是北美
最大的华埠,加拿大卑诗省的温哥华埠位列第二。这两
个州、省亦是两个国家华文报刊最为兴盛的地区,兹将
二者作一比较。据加拿大统计局公布数据,1921年,侨
居加拿大的华人为39587人,其中卑诗省为23533人,占
59.4%,主要居住于温哥华和维多利亚。与此同时,
1920年美国加州共有28812人,其中大部分又集中于三
藩市(旧金山)和洛杉矶市。1919年之前,卑诗省共有
6种华文报创刊,其中2种存续时间达50年以上,即创刊
于维多利亚的《新民国报》和创办于温哥华的《大汉公
报》;美国加州三藩市有26种华文报,存续时间达50年
以上的有3种,即《中西日报》《世界日报》《少年中
国晨报》,美国加州洛杉矶市有3种华文报,即《华美
新报》《宪政报》,存续时间都在三年左右。从数量而
言,美国加州华文报要远超加拿大卑诗省,但就报纸的
生命力及影响力而言,差距就没有那么大了。
海内外革命报纸往往同气相求,桴鼓相应,笔战中
互为应援。如温哥华《华英日报》停刊后,美国金山大
埠的《美洲少年报》曾载时评《哀华英日报之亡》,称
“华英日报者,非海外报界之一铁中铮铮者乎?”为其
破亡愤愤不平。北美华文报存在着何种程度的交流、合
作抑或竞争,对加拿大华文文学或者北美华文文学的整
体发展带来何种影响?本书虽作了一些探索,但远远不
够。
笔战给加拿大华文报刊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不仅
间接导致《日新报》《华英报》的相继停刊,也对其后
《大汉公报》《新民国报》的栏目设置、原创文学刊载
带来重要影响。这些报纸都有政治背景,随着政党力量
的消长变化,报人立场也发生转变;随着人才的流动、
交融与新的对抗,报人之间的关系与文学交游研究也很
有意义。
余观海不仅是《大汉公报》与《新民国日报》笔战
的主将,也是《大汉公报》前身《华英日报》与保皇派
刊物《日新报》大战的得力干将。当时崔通约担任《华
英日报》主笔,二人身处同一战壕,他们彼此之间的关
系如何,有无交往?冯自由、崔通约等当时的报人,在
回忆录中为何对余观海未置一词?彼时《日新报》的笔
战主将为黄孔昭、何卓竞、梁文兴等,黄、何二人后来
依旧活跃,并转投致公堂门下,黄孔昭经常在《大汉公
报》上发表作品。余观海在后来的笔战中,因署名问题
,被《新民国报》张冠李戴,误认为黄孔昭,又引发新
一轮笔战。余观海后续作过解释,并赞许了黄孔昭的才
华、为人,还以诗相赠;但其与何卓竞似无交集。何卓
竞1915年担任温哥华领事书记,1916年转赴美国,1922
年病逝。在《大汉公报》的报道中,何卓竞经常排演白
话新剧,但未见其发表文学作品,他是否有其他署名?
《日新报》另一主将梁文兴后来去哪里了?
华文报刊的主笔及其他成员对于华文文学的发展起
着关键性的作用。本书对近代《大汉公报》历任主笔的
生平情况进行了大致梳理,但关于该报编辑部其他成员
的研究仍存在很多空间。如宋卓勋担任温哥华埠培英阅
书报社社长,其资历或者身份背景应该是很突出的。因
为当初有传言说颜志炎之所以答应担任《大汉公报》主
笔一职,就是想抢着担任培英阅书报社社长,颜志炎对
此还进行了辟谣。但由此可知该职位之分量。然而囿于
目前所见史料,无从了解宋卓勋更多情况。选青作为一
位在原创剧本方面很有成就的作者,后来发展情况如何
,何时离开该报?余观海乃致公堂成员,创造力惊人,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家。他与《大汉公报》关系如此紧
密,自始至终为何并未正式加入该报编辑部,而只是做
外埠访员、投稿者?他曾入加拿大监狱,原因是什么?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作家,因为署名过简,生平无
从考证,影响了对当地华文文学发展的客观、整体评价
。如署名为“斌父”的作者,1917年在《大汉公报》上
发表惩淫小说《鸦凤同歼》(连载9期)、哀艳小说《
落溷奇花》(连载8期)以及板眼、粤讴各1篇。又以“
斌”“父”分署名的形式发表了16篇板眼,《大汉公报
》1920年之前共登载18篇板眼,这位作者就占了17篇;
还以“父”署名发表小说《流来妇》等。由此可见,这
是一位擅长通俗文学的原创作家。可惜的是,根据现有
资料只能推断其为粤人,余者不详。
近代海外华文报刊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国内文学及报
刊联系紧密。如《大汉公报》刊登的重要剧评《加属梨
园恨》就明确说明受国内北京、上海剧评创作繁荣之影
响,进而效仿之。海外之行也给作家的创作带来一些变
化和影响,如林仲坚《避庵诗存》留存了大量海外诗。
这些作家旧学深厚,但英语水平
导语
1.本书深入挖掘《大汉公报》的文学史料,展现加拿大华文报刊文学的独特魅力。
2.通过对《大汉公报》的全面研究,揭示加拿大华文文学的兴起与演变,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3.聚焦《海外嘤鸣草》、《避庵诗集》等重要作品,深入剖析加拿大华人文学交游及重要作家作品,为读者呈现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学画卷。
4.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学阐释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地理学等,对以《大汉公报》为代表的华文报刊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进行细致梳理与分析,探寻加拿大华文文学的普遍规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代加拿大华文报刊文学研究(以大汉公报为中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惠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23120
开本 32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24-01-01
首版时间 2024-01-01
印刷时间 202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320
CIP核字 2023230678
中图分类号 G219.711.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