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资治通鉴故事全集(共4册)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套书从《资治通鉴》中提炼出1580个故事,短则100-200字,长不超过1500字,收录《资治通鉴》全部内容,让读者轻松读懂《资治通鉴》。非精编版,非白话直译版,精编细篡,不失原著精髓。 目录 第一卷:《重建天下》(东周-东汉) 第二卷:《失落的皇权》(东汉-南北朝) 第三卷:《历史的出口》(南北朝-唐朝) 第四卷:《斩尽余晖》(唐朝-五代) 序言 《资治通鉴》和《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前 者是中国首部编年体史书,在史学上有着重要地位,但 它同时也是中国zui难读的史书。晦涩的古文、庞多的 人物与交错的年份总让读者眼花缭乱。即便是通篇翻译 为现代文,也因为信息量过于庞大、零散而颇为难读。 中国人不懂自己的历史,实在可惜!然而,要想将 294卷,300余万字的《资治通鉴》汇编成故事集,并非 易事。市面上的相关书籍或为精编版,内容不全;或为 导读版,增加了编者的观点,失去了原汁原味。而这一 套历时3年编篡而成的《资治通鉴故事全集》,不仅保 留了《资治通鉴》的全部内容,保留了历史的原貌,还 将之提炼为故事,使其更趣味、通俗、易懂。可谓“通 往《资治通鉴》和浩瀚史学大门的绝佳桥梁”。 本书在编篡上的特色,首先是以历史事件、成语典 故为名,如《荆轲刺秦王》《韩信拜将》《完璧归赵》 《指鹿为马》,使读者一看目录便对故事内容有所了解 ,一目了然;其次是将编年体中散落于时间线各处的同 一故事串联起来,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 ,省去在年份间跳读的麻烦;第三是每则故事不超过 1500字,短小精悍,让读者在阅读时尽量有轻松明快的 体验。 本书意在普及中国历史,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古代 文化,面向对以上感兴趣但又苦于原著实难尽阅的读者 。希望广大读者在读完本套书后,对《资治通鉴》的全 貌有一个总体了解,而后再去阅读原著。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资治通鉴故事全集(共4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尹黎云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22837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1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820 |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 首版时间 | 2023-11-01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312 |
| CIP核字 | 2023170749 |
| 中图分类号 | K204.3-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8.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