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榜样(致敬革命前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致敬革命前辈”栏目刊发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革命英雄故事,他们中既有为人所熟知的革命英雄,又有许多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的战士,如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方志敏,面对敌人的屠刀、不卑不亢的小英雄王二小,被誉为上甘岭“神枪手”的邹习祥,等等。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奉献终身甚至献出生命。 目录 为英雄而歌 吴绮敏 华屋村,那挺立的十七棵松 朝颜 为了稻香满人间 袁瑰秋;熊育群 青春潮 何建明 谷文昌的兄弟情 钟兆云 “茶山就是我的家” 方金华 热土上的奋斗 王巨才 追寻上甘岭神枪手 肖勤 追寻小英雄的足迹 朱悦华 赣南,激荡奋斗的豪情 郑少忠 一生愿作“拓荒牛” 舒德骑 我的邻居是战斗英雄 陈荣力 那一棵棵胡杨 刘利元 一诺七十载 杨辉素 清溪村里忆立波 谭仲池 一心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 唐明华 霞云岭上,歌声响起来 程雪莉 从雪山上走过 杨青 抉择,是那样的磊落和坚定 宁雨 庄严的军礼 李春雷 父亲的军毯 马宇龙 鲁班场的守陵老兵 周小霞 春天里的团山湖 纪红建 导语 通过讲述这些保家卫国的革命前辈的故事,感悟革命前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铭记历史,致敬英模。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编,作者亲身采访、深度挖掘,聚焦革命前辈,贴合时代主题。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牢牢把握初心使命的重要读物。 本书彰显了革命前辈为追求革命理想,不畏苦难、砥砺奋斗的优秀品格与坚定信仰,可供广大读者特别是党员干部学习参考,汲取榜样的力量。 书评(媒体评论) 谷文德更不知道,哥哥 这一次远行,从体魄到灵魂 都得以脱胎换骨,在进军福 建途中所说的“不带私心搞 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 成了他一生践行的誓言。 ——钟兆云《谷文昌的兄 弟情》 深山之中,绿水岸边, 方梅亲眼见证了父亲心底的 那个梦想——“中国一定有 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正 一步步变为现实。她坚信, 这愿望的实现“决不在辽远 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 ——方金华《“茶山就是 我的家”》 他几十年的生命旅程, 就像一头拓荒的牛,带领战 友们在神秘的核动力领域, 奋力开拓,默默耕耘,让这 块原本布满荆棘的土地上, 开满了艳丽的鲜花,结出了 沉甸甸的果实! 他,就是人生充满传奇 的“时代楷模”——彭士禄。 ——舒德骑《一生愿作“ 拓荒牛”》 春意融融,行走在雷锋 的故乡,我被他们的故事感 动着、振奋着。冯健、李湘 枚、宋亚、卢洁、“雷小锋” ……在这片质朴而又赤诚的 土地上,在一代又一代人的 赓续传承中,雷锋仍在我们 身边,雷锋精神正在绽放出 璀璨光芒…… ——纪红建《春天里的团 山湖》 精彩页 为英雄而歌吴绮敏 悠悠岁月,莽莽人寰。 战争与和平,记忆被歌声浸染。 自青春韶华,源源无尽的音律飞人胡德勤的心田。如今88岁了,她随口哼唱出来,听者无不动容,乃至潸然泪下。那歌唱,映照非凡岁月英雄情怀。熟人说,她大约生来就担着一份特殊使命——为英雄而歌!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接过纪念章的胡德勤,心情无比激动。 记者采访她,她谈得最多的,是那些赞颂英雄和友谊的歌,是那些曾经同她一起奔赴前线的战友,还有40余年从事革命回忆录编辑整理工作的感受……文艺宣传、历史传承、军旅之缘,贯穿她全部的职业生涯。 一 胡德勤说自己是幸运的,在芳华初放的岁月迎来解放。她投入时代的大潮,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成为奔走在硝烟中的光荣歌者,见证乃至成就着“英雄儿女”的传奇。 1949年11月30日那一天,重庆解放,山城人民欢欣鼓舞。 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来自大学、中学的上万名重庆学生报名参军。胡德勤那时候刚刚17岁,是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音乐科二年级学生。不留恋在家里的舒适生活,也不留恋手捧钢琴乐谱款款穿行于校园琴房之间的安逸……她毫不犹豫跟着堂姐胡德嘉、胡德蓉去报考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二军文工团。 文工团检视报名者的文艺天赋,胡德勤自然不胆怯。从小,她在家里伴着风琴,唱着跳着成长;初三时,还曾获得过全校歌唱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三个第一名。结果,胡德勤同两个堂姐都被第十二军录取了。同样考进来的还有:大学生杨肖永和她的姐姐、弟弟,大学生潘光汉和他的妹妹,大学生钟文龙、王廷,刚升入初中不久、曾活跃在重庆话剧舞台上的“儿童演员”余琳,擅长绘画的何孔德……都是渴望成长的年轻人。走进部队大熔炉,投身伟大祖国的正义事业,这是无比光荣的人生旅途,也是勇毅奉献,甚至流血牺牲的人生旅途。 在朝鲜战场,杨肖永、潘光汉牺牲了,胡德勤、钟文龙负伤了;王廷、余琳挥泪为牺牲的战友最后送行;何孔德和战友们穿行于战壕间,用画笔展现上甘岭战役的壮烈……这一切,就发生在他们参军两年多以后。 为了和平,为了正义,青春无悔! 他们始终铭记着一句话:没有痛苦算什么生活,没有风暴算什么海洋…… 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攻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值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出征!作战部队冲上去了,文艺战士也冲上去了。 1951年3月24日黄昏时分,第十二军文工团部分人员随大部队从宽甸出发,跨过鸭绿江上搭起的浮桥一捆扎在一起的木船一字排开船上铺着平整的、相互衔接的板子,一直延伸到江对岸。 进入朝鲜境内,持续行军20多天的考验立刻开始。 基本都是夜行军。一开始,一夜行军六七十里,后来增加到一夜走八九十里,最多的一夜曾走了120里。敌情随时可能不期而至,沿途山顶上部署的防空哨兵密切观察着,发现敌机立即鸣枪示警。 大路上,多路部队并进。只要没有敌情警报,胡德勤和战友们就主动承担起行军鼓动任务,打着快板跑前跑后,给同志们鼓劲。 回望那段体能极限大考,有人曾问她:“是不是很苦?” “当然,天天都艰苦。”她答。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榜样(致敬革命前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人民日报文艺部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5809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2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2023-12-01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8 |
CIP核字 | 2023230580 |
中图分类号 | K8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