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思践悟(新时代文化使命与文学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为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全所范围内组织编写了“新时代文化使命与文学研究”文集。内容主要从文学研究角度,就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等进行理论阐发。此文集的编写和出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扩大宣传和阐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学研究;二是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为国家和人民做学问的特点。
目录
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深刻认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发展新时代大文学观,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涵养家国情怀传承人文力量——济宁市文化“两创”实践的思索
文艺新时代的行动新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的总体性特征探析
实现“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网络文艺创新
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从文化规律看“第二个结合”为何是必由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逻辑必然性
破解共时与历时难题的中国式现代化
重塑文艺批评精神
把握作家艺术家在推动中华文化繁荣中的重要角色
古典戏曲的“人民性”:郑振锋在一九五○年代初期的思考与探讨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包容、创新与延续: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以南北朝三个造型艺术为例
守正创新 培根铸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从《德宗本纪》涉藏史事纂修看史馆同人对多民族一统史观的维护
从中国国家版本馆谈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版本文献学的建立
唐弢与中国学术道路的探索
让劳动者形象成为新时代文学的主角
“进博物馆”与“鼎成为碗”——鲁迅对文物价值现代性转化两种路径的思考
新时代文艺生产的现代性与时代精神——兼谈《柳青》电影的“人民性”
当代文学批评的古典意识与民族情感
发展红色童书 讲好党史故事
当代文学与“人民性”问题
从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探寻世界华文文学的价值内涵
台湾电影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以李行导演为例
“曲艺”的形成与1950年代的社会主义文艺实践
从文学学科深耕文明探源的中国性问题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研究
和平性:《论语》中的优秀中华文化基因
立足马克思主义 观照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故事”书写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传承”品格
学术期刊与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民族化视域下的“第二个结合”
经子和合:中华文明具有突出创新性的动力源
中国式现代化与乡土形象的历史变迁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深度融合——以安徽、上海红色文化为中心
讲好中国故事的多重策略
发挥典籍版本资源价值引领作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媒体技术在新时代文学研究中的作用
强化使命担当 讲好中国故事
赓续中华文脉 建设现代文明——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何其芳:从诗人走向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战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平性、包容性角度分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思践悟(新时代文化使命与文学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刘玉宏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726830
开本 16开
页数 4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5
出版时间 2023-08-01
首版时间 2023-08-01
印刷时间 202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718
CIP核字 2023192401
中图分类号 G12-53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