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当时正处于藩镇割据的局面。按唐代政区来说,起初基本上实行的是州、县二级制。贞观年间分全国为10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而又较为完整的地理总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此书记载详尽有据,是研究唐代的历史地理必备的重要文献。
| 图书 | 元和郡县图志(上下)/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当时正处于藩镇割据的局面。按唐代政区来说,起初基本上实行的是州、县二级制。贞观年间分全国为10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而又较为完整的地理总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此书记载详尽有据,是研究唐代的历史地理必备的重要文献。 目录 元和郡县图志序 元和郡县图志总目 元和郡县图志目录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关卷逸文三卷 附录 1 程大昌跋 2 洪迈跋 3 张子颜跋 4 孔继涵跋 5 新唐书艺文志 6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7 四库全书提要 8 孙星衍序 9 严元照悔菴学文 10 孔继泰跋 11 程晋芳勉行堂文集 12 黄丕烈跋 13 叶德辉郁园读书志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元和郡县图志(上下)/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唐)李吉甫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1351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2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32 | 
| 出版时间 | 1983-06-01 | 
| 首版时间 | 1983-06-01 |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160 | 
| CIP核字 | 2004134998 | 
| 中图分类号 | K290.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0.125 | 
| 印次 | 1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3 | 
| 宽 | 138 | 
| 高 | 5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24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