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经典常谈(线装 全二册) |
| 内容 | 内容简介 《经典常谈(线装一函)(套装共2册)》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目录 上册 文华丛书序 出版说明 序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下册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精彩书摘 这一千年中间,却也有怀疑伪《古文尚书》孔传的人甲南宋的昊械首先发难。他有《书裨传》十三卷。可惜不传了。朱子因孔安国的“古文”字句皆完整,又平顺易读,也觉得可疑。但是他们似乎都还没有去找出确切的证据。至少朱子还不免疑信参半;他还采取伪《大禹谟》裹“人心”、“道心”的话解释四书,建立道统呢。元代的昊澄纔断然的将伏生今文从伪古文分出;他的《尚书纂言》只注解今文,将伪古文除外。明代梅骛着《尚书考异》,更力排伪孔,并找出了相当的证据。但是严密钩稽决疑定的人,还得等待清代的学者。这里该提出三个可尊敬的名字。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着《古文尚书疏证》,第二是惠栋,着《古文尚书考》;两书辨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啧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着《尚书徐论》,纔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这以后等着动手的,便是搜辑汉人的伏生《尚书》说和马、郑注。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然可观;不过所能作到的,也只是抱残守缺的工作罢了。伏生《尚书》从千年迷雾中重露出真面目,清代诸大师的的劳绩是不朽的。但二十九篇固是真本,其中也还该分别的看。照近人的意见,《周书》大都是当时史官所记,只有一、二篇像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商书》究竟是当时史官所记,还是周史官追记,尚在然疑之间。《虞》、《夏书》大约多是战国末年人托古之作,祇《甘誓》那一篇许是后代史官追记的。这么着,《今文尚书》裹便也有了真伪之分了。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经典常谈(线装 全二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自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陵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44226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11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4-05-05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Z83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