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网络动画发展现状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伴随信息技术的迭代,互联网语境重构的高度开放性、共享性影像空间推动了中国网络动画的长足发展。本书以造型和叙事为切入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路径,深入剖析了中国网络动画的现存问题与发展方向,对推动中国网络动画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网络动画概述 第一节 中国网络动画的概念解读 一、市场经济盘活网络动画生态 二、中国网络动画的概念厘定 第二节 “互联网 +”动画市场的成长轨迹 一、闪客文化驱动网络动画的生产(2000—2008 年) 二、动画引流的跨界联姻(2009—2012 年) 三、IP 产业化推动网络动画的市场投射与裂变(2012 年至今) 第三节 动画造型和叙事的多元辩证 一、网络动画造型与叙事的共生 二、网络动画与传统动画的创作差异 三、网络动画重构用户思维创作导向 第二章 身份认同:网络动画观照用户主体价值 第一节 贴合用户表达方式的网络动画造型 一、镜像现实的反叛角色构型 二、突破表达范式的台词狂欢 三、“脱域”空间的场景重构 第二节 投射用户文化心理的网络动画叙事 一、“逆袭想象”的人物形象建构 二、二次元圈层热点的题材转化 第三章 情感宣泄:网络动画满足“快感”消费心理 第一节 网络动画造型营造的视觉奇观 一、视觉性激活影像奇观 二、“本能欲望”重构影像视觉 第二节 网络动画叙事凸显的强势话语 一、反理性的叙述主体 二、跳跃式推进的叙事节奏 三、数据库思维解体的叙事结构 第四章 符号消费:网络动画刺激象征价值转化 第一节 包装赋能网络动画造型的品牌价值 一、明星 IP 专业化制作的视听包装 二、技术迭代与明星加盟的硬件包装 三、传统与国际风格植入的文化包装 第二节 IP 孵化网络动画叙事的市场价值 一、二次叙述:孵化“原著粉”的回流价值 二、伴随文本:孵化深度观照用户的情感价值 三、技术赋权:孵化用户介入叙事的体验价值 第五章 中国网络动画发展的症候性解读 第一节 商业化运作加剧造型和叙事的畸形格局 一、符码转译:造型和叙事的割裂 二、IP 改编:奇观造型与叙事话语的博弈 三、“型”而上格局下叙事职能的转换 第二节 造型主导消费场域的叙事审美危机 一、造型导向型消费的行业动因 二、商业化转型的叙事审美危机 第三节 泛娱乐背景下造型和叙事的创作困境与破局 一、文本创作误区的反思 二、行业发展路径的探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腾讯视频平台优质网络动画 附录二 中国动漫金龙奖获奖作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网络动画发展现状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白素贞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85391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0 |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 首版时间 | 2023-09-01 |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大众读者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84 |
| CIP核字 | 2023161992 |
| 中图分类号 | J95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