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 一部哲学指引 |
| 内容 | 编辑推荐 1. 一场勇敢诚实的哲学探索:颠覆“哀伤是不光彩的”“我们应当极力规避哀伤”等大众传统认知,以勇敢、务实的哲学态度对“哀伤”主题进行探索——去理解哀伤的真相胜过在真伪杂糅的认识和老生常谈中寻求安慰;不管真相有多让人烦恼,我们每个人也依然想遵照真相来生活,因为我们在这之中能找到伟大而持久的安慰。2. 一部饱含人生智慧的通俗哲学:以通俗浅显而又充满哲思的语言,带领我们从哲学角度深入理解哀伤这一人生中的“非常情感”,驱散笼罩在哀伤经历之上的迷雾,让处于哀伤情感风暴之中的我们依然能够看清过去,重建当下,直面未来。3. 一本温馨真挚的心灵疗愈之书:对哀伤的哲学理解能带来独特的心灵慰藉。哀伤当然可能包含绝望的情感,没错;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哀伤而感到绝望,因为没有哀伤我们也不会感到更幸福。哀伤是极富人性的,它为我们提供了获得自我认知的宝贵机会,让我们在自己所依赖的关系发生变化时,依然能够理性地适应生活,并重建更好的自己。 内容推荐 哀伤,是失去深爱之人的怆痛,是可怕的无助感,是情感风暴里的颠簸。 哀伤不可避免。 但对于它,我们往往缄口不言,周围的人似乎也只会劝慰。 让我们哀伤的,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病吗?除了痛苦,我们是否可以从哀伤中寻得益处? 哲学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脆弱的事实,但可以为更智慧地经历哀伤做好准备—— 去理解哀伤的真相,找到伟大而持久的安慰。 一部关于“哀伤”的“哲学指引”,爱丁堡大学哲学教授迈克尔·乔比以心理学、文学、哲学及其他社会科学为基础,娓娓道来哀伤是什么、我们为谁而哀伤,也层层深入地讲述了为何哀伤会将人们引向更丰富的自我认知和对人性更全面的认识。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我们为谁而哀伤 第二章哀伤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三章在哀伤中找到自我 第四章从痛苦中获得益处 第五章哀伤过程中的理性 第六章哀伤是人的义务 第七章疯癫与医疗 总结最富人性的哀伤 致谢 书评(媒体评论) 苏格拉底曾声称,所有的哲学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但以往的哲学家们却对丧亲之痛和哀伤保持沉默。幸运的是,我们现在有了迈克尔?乔比的这本书,它能带领我们了解关于哀伤的关键哲学问题。围绕哀伤的悖论——它虽然令人痛苦,却是有价值的,乔比对这一基本的人类现象做了清晰而深刻的哲学探讨。我向所有人推荐这本书:哲学家、人文学者和普通读者都会从中受益。 ——丹麦奥尔堡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凯尔奖获得者 斯文·布林克曼 这是一本充满人性关怀的书。作者博学多才,对哀伤的本质、价值以及哀伤过程中的理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研究。他反对将哀伤视为弱点、羞耻之源和对人性的威胁,体现出一种“有条件的乐观主义”。他巧妙地援引哲学、心理学、精神病学、文学和医学方面的资料,以增进我们对哀伤的理解。所有在上述领域工作的人——实际上,任何想要更多地了解哀伤这一人生重要体验的人,都会对本书产生极大的兴趣。 ——格拉斯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教授 迈克·S.布雷迪 一本饱含智慧又感人至深的书。死亡与哀伤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重大事件,我们需要对它们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本书就是一部关于此类主题的重要作品。迈克尔·乔比以哲学的全新视角,邀请我们开启一场既简单通俗又认真严肃的思考——毕竟,我们都是哲学家。 ——《怀疑的状态:死亡、爱与遗忘的故事》作者 朱丽叶·罗森菲尔德 乔比博士的这本著作是所有人的推荐阅读之书,因为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将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经历哀伤。作者洞察敏锐,见解独特——直到遇见这本书,我才终于理解了自己经历过的哀伤,理解了哀伤中所反映出的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很庆幸能读到这本书,一定会分享给其他人。 ——亚马逊读者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坏的哀伤,好的哀伤 一部哲学指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迈克尔·乔比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64178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61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821-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