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术传承与精神永恒——西南大学论说吴宓
内容
编辑推荐
1949年后的吴宓一直生活、工作在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的师生们是吴宓生活经历的见证者,也是其思想学术的亲炙者,有着他人不可替代的感受和思考,这也是本书呈现的不同于他人的内容……
内容推荐
进入共和国时代的吴宓依然保持着旧有的文化观念,作为一介书生、知名教授、浪漫诗人,留给人们各种印象和记忆,成为西南大学的独特存在。他的经历、思想和感受不断被人们所谈论、怀念和研究,留下种种有意味的文字。西南大学师生是吴宓生活经历的见证者,也是其思想学术的亲炙者,有着他人不可替代的感受和思考。本书将其中有代表性的文字加以辑录整理,既是对先生学术的传承、精神的永恒怀念,也想通过西南大学这个视角,给读者呈现一些不同于他人的内容,成为言说吴宓的一份重要材料。
目录
第一辑忆吴宓
我所知道的吴宓先生——自学生到同事三十年回忆录
吴宓先生的晚年
记“棚友”吴宓先生二三十事
吴宓先生印象记
怀念恩师吴宓(雨僧)先生
我的邻居吴宓先生
吴宓先生琐记
晚年的吴宓先生
回忆吴宓先生
“”与“反右”中的吴宓
我所知道的吴宓先生
吴宓先生讲外国文学
吴宓先生离开重庆纪实
第二辑说吴宓
宓园赋
吴宓先生的贡献
知识分子的人格重塑——由吴宓第三个二十八年所想到的
1949:国学大师吴宓到北碚任教之谜
试说吴宓先生论“三国”
遭遇吴宓与抵抗遗忘
和吴宓相遇
吴宓的二马之喻
吴芳吉与吴宓的诗友情谊
吴宓《将入蜀先寄蜀中诸知友(步陈寅恪兄〈己丑元旦〉诗韵)》笺证稿
吴宓先生年表
第三辑论吴宓
吴宓的“好梦”及其“难圆”——《学衡》存在期吴宓文化启蒙蓝图剖析
吴宓与红学
吴宓文化担当的两种方式——学术论坛与大学讲坛
吴宓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
吴宓主编《学衡》杂志的初步考察
无法圆满的悲剧——我看吴宓及其文化理想
吴宓先生《文学与人生》中的《红楼梦》——兼论吴宓与中国文化重建的一些问题
吴宓诗论浅窥
吴宓档案中的“红学”资料
《吴宓日记续编》中吴宓与方敬的交往考察
吴宓的“土改诗案”
吴宓的写实小说论
《吴宓留美笔记》的内容与价值
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共和国时期吴宓的政治思想——以《吴宓日记续编》为中心
吴宓晚年经济生活研究——以1957年为例
编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术传承与精神永恒——西南大学论说吴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本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500393
开本 16开
页数 42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400000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6-5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