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渴望被看见--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儿童图像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儿童图像历史悠久,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书稿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中的儿童图像演变为切入口,从纵向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中的儿童图像的演变发展及其背后承载的社会观念变迁、历史文化演进等内容,梳理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儿童图像,界定了什么是儿童图像,并从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绘画中选取了相关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探索中国美术史中儿童图像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环境以及儿童身份的社会认同等关系,从中探寻儿童图像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中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简介 陈维艳,生于1984年,文学硕士,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现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艺术学。专注于中国美术史中的传统婴戏图、儿童图像的研究十多年。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教改课题3项,并担任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是江苏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误读与正名:中国古代美术史视域下的儿童图像概念 第一节 何谓婴戏图 第二节 儿童与儿童图像的界定 第三节 儿童图像的范畴 第四节 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儿童图像的发展特点 第五节 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儿童图像的处境 第二章 寻找灵魂的安放:汉代美术中的儿童图像 第一节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的儿童图像 第二节 漆画中的儿童图像 第三章 发现儿童之美: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的儿童图像 第一节 漆画中的儿童图像 第二节 儿童图像从装饰图案走向独立绘画 第三节 墓室壁画、石窟壁画中的儿童图像 第四章 温柔的陪伴:隋唐五代绘画艺术中的儿童图像 第一节 隋唐五代人物绘画艺术概况 第二节 隋唐五代儿童图像总体发展概况 第三节 隋唐五代儿童图像的艺术特征 第四节 隋唐五代儿童图像的文化折射 第五节 隋唐五代儿童图像作品赏析 第五章 世俗生活的美好:宋代绘画艺术中的儿童图像 第一节 宋代人物绘画艺术概况 第二节 宋代儿童图像发展与特征 第三节 宋代各类儿童图像的艺术特征 第六章 停滞与冲突:元代绘画艺术中的儿童图像 第一节 元代人物绘画发展概述 第二节 元代人物画、山水画中的儿童图像 第七章 继承与突破:明代绘画艺术中的儿童图像 第一节 明代人物绘画艺术概况 第二节 明代儿童图像发展概述 第三节 明代儿童图像的类型及相关作品分析 第八章 杂糅与交汇:清代绘画艺术中的儿童图像 第一节 清代人物绘画艺术概况 第二节 清代儿童图像发展及特征概述 第三节 清代儿童图像的类型及相关作品分析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渴望被看见--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儿童图像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维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66909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0 |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 首版时间 | 2023-07-01 |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10 |
| CIP核字 | 2023133195 |
| 中图分类号 | J212.0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